普门寺
唐建,在今陕西凤翔县东门外。寺壁有吴道子画的佛像。北宋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 诗曰:“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寺壁有吴道子画佛像。北宋苏轼诗:“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唐建,在今陕西凤翔县东门外。寺壁有吴道子画的佛像。北宋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 诗曰:“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寺壁有吴道子画佛像。北宋苏轼诗:“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为南薇滩东侧的暗沙。水深约8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阿利那滩。1947年改名奥南暗沙。
即今河北永年县治。隋于此置临洺县。宋废。《清 一统志·广平府二》: 临洺关 “在永年县西四十五里。宋金以来为镇,明初城址犹存。嘉靖间重筑,南北二百二十丈,东西半之,作六门,内有通判分司公署。本朝初改设
即今安徽天长县西汊涧镇。清嘉庆《天长县志》卷2:汊涧镇在“(城)西四十五里”。在安徽省天长市西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汊涧,人口 6840。因河汊较多得名。1949年置汊涧镇,19
一名难留城山。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七十八里。《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即此。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 主峰海拔1174.8米,为全县最高峰。 《清一统志 · 宁国府一》: 黄㟋山“在泾县东南六十里。高五百丈,亘十余里。群峦叠嶂,雄镇一方,县治祖山也”。
即六里堰市。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六里乡。
即今广西鹿寨县西南洛埠村。《清史稿·地理志》 雒容县: 西有 “洛垢墟”。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改奉议州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奉议州 (今广西田阳县西南)。正统十一年 (1446) 徙治贵县 (今广西贵港市)。清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奉议州置,治今广西壮
清置,属贞丰州。即今贵州望谟县。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元改为天州。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附近。属黔州所领羁縻州。辖境相当今百色市一带。北宋仍为羁縻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