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康县
唐先天元年 (712) 改隆康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 废入安岳县。
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以隆康县改置,治今四川省安岳县东南,属普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
唐先天元年 (712) 改隆康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 废入安岳县。
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以隆康县改置,治今四川省安岳县东南,属普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在今云南蒙自县城附近。唐代安南北往拓东城、阳苴咩城交通中途站。即今云南省蒙自县,一说即今个旧市北鸡街。《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从边州入四夷》安南通天竺道:安南经禄索、龙武等州,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伊通河,以河得名。”清光绪八年(1882)于此置伊通州。②河名。又作益褪河、一秃河、一统河、伊屯河、伊敦河。为松花江支流。源出吉林伊通满
在今广东饶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饶平县:大尖峰在“县(今三饶镇)东南百里。峰峦笔立,为高埕栅之镇。东有大埕栅,近凤髻山,又东则虎屿、狮屿;西有大港栅,则近烟楼山;南有柘林栅,则近柘林澳;
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帽山在 “县西十五里。山形圆耸”。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85太平府: 帽山 “在安平州治西北。以形似名”。③古岛屿名。即今印
唐开元二十年 (732) 建,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右岸和硕·柴达木湖畔。《旧唐书·突厥传上》: “ (开元) 二十年,阙特勤死,诏金吾将军张玄逸、都官郎中吕向赍玺书入蕃吊祭,并为立碑,上自为碑文,仍
明初置,在今江西吉安市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安守御千户所“在府治北。洪武二年置”。
亦作江由戍、江油关。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景元四年(263)冬,“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境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即此。
一名小岘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北。《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小岘山 “又名昭关山。在含山县北二十里,两山峙立,庐濠往来之冲,其口可守御。隆兴壬年,张魏公因公筑城,置水柜遏敌”。古昭关在西。有明建伍子胥祠
亦名玉女山。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阳安县:“有玉女灵山。”《寰宇记》卷76阳安县:“石乳城水在县北二十一里玉女灵山,东北有泉,西北两岸各有悬崖,腹有石乳房一十七眼,状如人乳流下
①西晋建兴元年(313),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②唐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因并州是武氏故里建为北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神龙元年(705)废。开元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