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城县
唐末改黄安县置,属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南一百二十里王河镇。宋作普成县。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普安县。
唐末改黄安县置,属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南一百二十里王河镇。宋作普成县。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普安县。
①隋开皇六年(586)建,即今河北正定县城内隆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改名龙兴寺。清康熙年间定名隆兴寺。②在今浙江嵊县北。《清一统志·绍兴府一》:龙藏寺“在嵊县北四十五里。梁天监二年建,号龙宫院。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南。《方舆纪要》 卷117永宁府: 罗易江 “在府 (治今永宁乡) 南。自澜沧卫蒗蕖州北流过府境,入于泸沽湖”。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由阳城县北部析置,治大宁(今山西阳城县北大宁)。1945年4月撤销,与阳南县合并,复置阳城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阳城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治今阳城县
即今安徽东至县北升金湖。《方舆纪要》卷27东流县:大清湖“在县东北四十里。广十余里,澄沏如鉴”。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北沈塘镇。明万历《雷州府志》卷4海康县:沈塘墟在“县北二十里”。后属遂溪县。1956年划归海康县(今雷州市)。
在今广西忻城县城建设街。创建于明弘治年间 (1488—1505)。现存建筑为清代按清工部营造法式建造。有大门、正厅、后堂、左右花厅等。忻城莫氏土司在元至正年间为宜山县八仙屯千户。明宣德年间由宜山督兵屯
或作上关。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南上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东方县治此。
①即今云南宾川县南三十里铁城。《方舆纪要》 卷116大姚县: 铁索箐 “在县西北。逶迤千里,山河水隈,谿径深险,夷人每聚于此,恃险出没,剽掠几百余年。万历初,铁索箐力些夷叛,抚臣邹应龙讨之,七十二村悉
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与河北沽源县西境接界之九连城诺尔。《金史·地理志》 昌州: 明昌七年 (1196) 以狗泺置。“有狗泺,国言 (女真语) 曰押恩尼要”。据同书 《食货志》,狗泺本金西京路盐场,大
在今广东紫金县西南七十五里凤凰冈西。明、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