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文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分常熟县置,属苏州府。与常熟县同城而治。治所即今江苏常熟市。1912年并入常熟县。
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东部置,与常熟县同城而治,辖城东偏。属苏州府。相传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选文处,故名。1912年并入常熟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分常熟县置,属苏州府。与常熟县同城而治。治所即今江苏常熟市。1912年并入常熟县。
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东部置,与常熟县同城而治,辖城东偏。属苏州府。相传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选文处,故名。1912年并入常熟县。
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福和镇。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 69墟市: 增城县有 “福和墟”。
自浙江金华至兰溪。全长24公里。为浙赣铁路支线。1932年建成。今为金岭铁路之一段。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 班鸠崖 “在卫东百八十里。崖长五十里。望之若城郭”。
西晋洛阳园林。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洛阳伽蓝记》卷5:“中朝中宣武场在大夏门东北,今为光风园,苜蓿生焉。”
①南朝梁修。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四十八里堰头村。《方舆纪要》 卷94 松阳县: 通济堰,“《志》 云: 萧梁时詹、南二司马始创此堰,宋元祐以后不时修筑,乾道中州守范成大复加茸治,以溉松、遂二县之跷
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四十五里南康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61合浦县: “珠场司巡检一员驻南康墟。”
即今湖北孝昌县东青山乡。民国 《湖北通志》 卷73 《兵事》: 清同治二年 (1863) 九月,捻军 “走青山口,焚广水驿”。
战国蜀之别都。在今四川双流县东中和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秦蜀郡太守李冰“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西汉于此置广都县。
又作沙资部。宋大理置,属最宁府。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元史·地理志》 舍资千户: “昔名褒古,又曰部嫋踵甸,传至裔孙舍资,因以为名。” 元改舍资千户。
即今广东高州市北大井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五十里大井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