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原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贞观元年 (627) 废。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贞观元年 (627) 废。
南宋置,属立山县。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南平坦村。《舆地纪胜》卷107昭州:平旦驿“在昭平县西南五十里。《旧经》有都管木柱八条”。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平坦。南宋置,属昭平县。
元置,属鹤庆路。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县境。明洪武十五年 (1302) 废。元置,治今云南省鹤庆县境内,属鹤庆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山西潞安卫。治所在今河北磁县。后废。
在今辽宁朝阳市南塔街。清康熙间建。清《塔子沟纪略》卷7载:“喇嘛绰尔济向在京师白塔住持,其来三座塔建寺也,因患目疾,奏请塞外静养,先于土默特东乌里雅苏台哈知根台吉营子居住帐房,四五载后至京告于八赖喇嘛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邺中记》 载: “圣寿堂北置门,门上有玳瑁楼。”
春秋燕都。在今河北雄县西北。《世本》: 燕“桓侯徙临易”。战国称易。在今河北省雄县西北。春秋时曾为燕国都。《世本》:燕“桓侯徙临易”,即此。战国时又称易。
北宋政和七年(1117)置,属成都府路。治所在石泉县(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安县二县地。南宋宝祐中移治龙安县(今安县东北)。元改为安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升石泉县置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九十里东俄洛。为川藏路之孔道。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阿娘坝至瓦切尖,东俄洛宿。计程五十五里。”《清史稿·四川土司传》:“乾隆十年,四川提督李质粹等率兵五千,取道东俄落,至里塘进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东北八仙筒镇。1931年绥东县迁治于此。“八仙筒”,蒙古语意为土平房。
即今四川江安县东北南井乡。因盛产井盐,北宋置南井监于此。元设南井戍。明设南井铺。清嘉庆 《江安县志》: 南井场 “距县五十里。界泸州”。今场西北有旧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