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罗漫山
即折罗漫山。今新疆境内天山山脉。《隋书·北狄·西突厥传》:大业七年(611),西突厥处罗可汗为射匮可汗所攻,“遁于高昌东,保时罗漫山”。即此。
古山名。又作出罗漫山、折罗漫山、白山。即今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向西延伸至中亚的天山山脉。终年积雪,出好木及金、铁等。匈奴亦称之天山,过此皆得下马朝拜。隋大业七年(611年)西突厥处罗可汗为射贵可汗所攻,东保于时罗漫山,即此。
即折罗漫山。今新疆境内天山山脉。《隋书·北狄·西突厥传》:大业七年(611),西突厥处罗可汗为射匮可汗所攻,“遁于高昌东,保时罗漫山”。即此。
古山名。又作出罗漫山、折罗漫山、白山。即今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向西延伸至中亚的天山山脉。终年积雪,出好木及金、铁等。匈奴亦称之天山,过此皆得下马朝拜。隋大业七年(611年)西突厥处罗可汗为射贵可汗所攻,东保于时罗漫山,即此。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5维摩州: 宝宁溪 “在州 (今砚山县西北维摩) 东北百二十里。出宝宁山,南流合万年龙溪及折角溪之水,流入广南府界,汇于右江”。
在今江苏洪泽县南二十里高桥。《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周家桥 “在府西南九十余里。北去高堰五十里。又南为翟家坝。淮水东溢,往往从此奔冲,为高、宝一带之患,堤防至切”。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春秋》: 定公十三年 (前497),“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即此。公元前453年。知伯挟韩、魏攻赵,围晋阳,久攻不能下,赵说服韩、魏,反攻知伯,灭之,三分其地,
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七十里五港镇。《元史·世祖纪四》:至元九年(1272),“遣步骑趋涟州,攻破射龙沟、五港口、盐场、白头河四处城堡”,即此。明置五港口巡司。即今江苏省涟水县东北五港。为官河、七里河、团
一名越支社。在今河北丰南市东南三十里。盛产盐。清于此置盐场,并设盐大使。《清一统志·遵化州二》: 越支盐场 “东接济民,西北至斗沽,接宝坻县芦台场,广袤二百四十里”。民国初并入芦台场。
唐置,属羁縻殷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北宋属商州。后废。
即今甘肃灵台县南达溪河。《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达溪川“在县南二里,流达于泾河。《志》云:源出陇州五马山, 至邠州梁山下入于泾水”。
在今河北易县西七十里大盘石乡。《方舆纪要》 卷12易州: 盘石口在 “紫荆关西十里,地名玉峰社”。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前)秦王(苻)坚与西燕主(慕容)冲战于仇班渠,大破之”,即此。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秦王苻坚与西燕主
即邹峄山、峄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 《正义》 引 《国系》 云:“邾峄山亦名邹山,在兖州邹县南三十二里。鲁穆公改 ‘邾’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