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石村
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夹源水入横江口。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古迹》: “断石村在县西三里。旧名吴口村。西南有石壁下临深溪。《祥符经》云: 昔两舟泊此潭,一祭一否,夜半有神人徙祭者之舟于北岸,有石五丈自壁而坠,碎其一舟。其坠处,今为石室。因名断石村。” 《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断石村 “悬崖绝壁,巨石坠下如台状。宋治平中,知县事吕大防书 ‘断石’ 二字于上,今称落星台”。
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夹源水入横江口。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古迹》: “断石村在县西三里。旧名吴口村。西南有石壁下临深溪。《祥符经》云: 昔两舟泊此潭,一祭一否,夜半有神人徙祭者之舟于北岸,有石五丈自壁而坠,碎其一舟。其坠处,今为石室。因名断石村。” 《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断石村 “悬崖绝壁,巨石坠下如台状。宋治平中,知县事吕大防书 ‘断石’ 二字于上,今称落星台”。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河口镇。清同治《六安州志》卷5:两河口在“州南八十里”。
即玉局观。在今四川成都市南。《资治通鉴》:后唐同光元年(923),“(前)蜀司天监言国有大灾。蜀主诏于玉局化设道场”。胡三省注:“玉局化在成都。”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前蜀设道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明宫城西南,白下路与大光路交接处的青溪上。始建于杨吴,称白下桥。明初称为大中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中桥“在长安街西。即古白下桥”。《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宁县:大中桥“唐时东
即筰都县。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汉书·西南夷传》: 元鼎六年 (前111),以 “莋都为沈黎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莋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莋都县。”古县名。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
即朱明门。为北魏平城内门阁。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水经·㶟水注》:白台“西即朱明阁,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
在今甘肃西和县南。《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飞龙峡“在仇池山下。氐杨飞龙者据仇池,因得名。其东乃杜甫天宝避乱居此。有龙湾虎穴”。在甘肃省成县县城东南。东有凤凰山挺拔屹立,西为南山巍峨壮观。山谷中青泥河
在今福建沙县西北。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幼山“在沙县西北百二十里。孤峰峙耸,高三十里, 周回二百里, 以其幼视群山,故名”。
①又名上湖、射贵湖、无锡湖。故址在今江苏常州市东,江阴市南,无锡市西北。相传战国时楚国所凿,周围一万四千顷。《寰宇记》卷92常州无锡县:“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容湖,一谓无锡湖。在晋陵、江阴、无锡三县
①指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界与西乌珠穆沁旗东汗乌拉苏木东南一带山地。《辽史·圣宗记》:太平三年(1023),“赐缅山名曰永安”。为辽帝避暑之地。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自庆州东北行一百六十余里至新添帐,
又名黄贝岭墟。即今广东龙川县北贝岭镇,道通江西寻邬县。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龙川县北有黄贝岭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