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阁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内。清《日下尊闻录》卷5:“圆明园水木明瑟之北稍西为文源阁,与文华殿后之文渊、避暑山庄之文津阁,皆以贮四库全书。”清咸丰十年(1860),为英法联军所焚毁。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内。清《日下尊闻录》卷5:“圆明园水木明瑟之北稍西为文源阁,与文华殿后之文渊、避暑山庄之文津阁,皆以贮四库全书。”清咸丰十年(1860),为英法联军所焚毁。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钦州路置,属广东行中书省。治所在安远县 (今广西钦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防城港二市及灵山县等地。洪武七年(1374) 降为钦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钦州路置,治
即今辽宁大连市西南小平岛。《新唐书·地理志》: 登州东北海行,“北渡乌湖海,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吴承志《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 谓: “小滨岛至三山岛海底俱污泥及硬泥,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水经·江水注》: “江之右岸有船官浦。…… 船官浦东即黄鹄山。” 《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江夏县 “黄金浦” 条下: “船官浦在黄鹄矶西,自昔为泊舟之所。有船官司之,因名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与吉林省汪清县交界之老爷岭。《清一统志·吉林一》 “佛楞窝集”条下:“玛勒呼哩窝集,在(宁古塔)城南一百五十里。”图们江发源于此。
清置,属修武县。即今河南焦作市东二十里待王镇。《方舆纪要》 卷49作 “待至镇”。谓 “皆以武王伐纣时所经而名之也”。在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市马村区东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8万。《修武县志》:待
春秋虢地,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 (前673),“王巡虢守,虢公为王宫于蚌”。
在今河北新乐市西南。为唐后期镇、定二镇分界处。《资治通鉴》: 唐元和五年 (810),“河东将王荣拔王承宗洄湟镇”。即此。在今河北省新乐市城关西南。为唐后期镇、定二镇分界处。《资治通鉴》:唐元和五年(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南,南流注入二道江。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古洞河“亦出珲春西界山中,直西流百余里入吉林府界,北岸界敦化县,又西百里许与富太河(即富尔哈河)会”。松花江上源之一。满语意为“急流的河流
即今山西高平县北寺庄镇。《清一统志·泽州府》:寺庄镇“在高平县北二十里……有堡”。在山西省高平市北部。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寺庄,人口 3560。因村东有清凉寺得名。1949年
一名鸣水山。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元和志》 卷33江油县: 响崖山 “在县东八十二里。出锡”。《方舆胜览》 卷70龙州: 鸣水山 “在江油县东南。上有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