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仙山
一名文斤山。在今湖南新化县南一百里。《方舆胜览》卷26宝庆府:文仙山“上有三峰,石壁峭绝。半山之间有石室, 旁有龙池”。《方舆纪要》卷81新化县:文仙山“相传晋高平令文斤得仙于此”。
一名文斤山。在今湖南新化县南一百里。《方舆胜览》卷26宝庆府:文仙山“上有三峰,石壁峭绝。半山之间有石室, 旁有龙池”。《方舆纪要》卷81新化县:文仙山“相传晋高平令文斤得仙于此”。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分零陵郡置。《元和志》 卷29: “以郡在营水之南,因为名。”寻废。东晋复置,治所在营浦县 (今湖南道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等县地。南朝梁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年(756),哥舒翰出潼关,遇安禄山将“崔乾祐之军于灵宝西原,乾祐据险以待之,南薄山,北阻河,隘道七十里”。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资治通鉴》:唐至德元载(7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之银屿。在珊瑚岛及全富岛东北。为一小沙洲。中国渔民向称银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观察滩。1947年改名森屏滩。因明黄森屏使婆罗,故名 (一说黄森屏为马来西亚传说人物,或为王三保、
当在今伊朗波斯湾东北岸布什尔东南的哈里勒角。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加里那,国近具山,其地硗确, 田瘠谷少。”
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一百里。明正统初置巡司于此。后废。在今江西省进贤县北。明置巡检司于此。
东晋义熙中析盱眙县置,属盱眙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南。隋初废入盱眙县。古县名。东晋义熙中分盱眙县地置,治今江苏省盱眙县南。东晋、南北朝属盱眙郡。隋初省入盱眙县。
又名平卤砦。北宋雍熙三年(986)置,属河间县。故址即今河北肃宁县。景德二年(1005)改为肃宁城。
1942年陕甘宁边区由靖边、定边、志丹三县及甘肃庆阳县析置,属陕西省。治吴起镇(今陕西吴旗县)。1943年曾改名吴起县,后以习惯仍称吴旗县。1949年9月撤销。1950年复置吴旗县。在陕西省西北部、北
即今浙江江山市南十四里清湖镇。《方舆纪要》 卷93江山县: 清湖渡 “有清湖镇,为闽、浙要会。闽行者自此舍舟而陆,浙行者自此舍陆而舟矣”。清置巡司于此。(1)在浙江省江山市中部。面积67.2平方千米。
即今四川射洪县。《清一统志·潼川府二》:太和镇“在射洪县南四十里。有通判驻此”。清魏源《圣武记》卷9:嘉庆四年(1799)白莲教“焚太和镇复大炽,成都戒严”。民国设县佐。1950年射洪县由金华镇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