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达岭
一名凌山。又作勃达岭、凌岭、绫岭。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为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新唐书·地理志》 温肃州: “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又四十里度拔达岭。” 玄奘赴天竺经此。
古山名。又称凌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别迭里山口。唐时为通往西域要道所经,玄奘赴天竺即取道于此。
一名凌山。又作勃达岭、凌岭、绫岭。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为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新唐书·地理志》 温肃州: “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又四十里度拔达岭。” 玄奘赴天竺经此。
古山名。又称凌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别迭里山口。唐时为通往西域要道所经,玄奘赴天竺即取道于此。
一名展诰山。在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卢溪县:连竭提山“峰峦秀拔,连接群山”。
北周武帝改晋昌郡置,属瓜州。治所在会稽县(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辖境相当今玉门市地。隋开皇初废。北周武帝时改晋昌郡置,治凉兴县(今甘肃安西县东)。属瓜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一带。隋开皇三年
又作发库门。清康熙元年 (1662) 建,为辽东柳条边边门之一。即今辽宁法库县。光绪三十二年 (1906) 于此设法库厅。1913年改为法库县。清康熙元年(1662年)设,即今辽宁省法库县。属奉天府。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元史·伯帖木儿传》: 至元二十五年 (1288),“败乃颜兵于忽尔阿剌河,追至海剌儿河”。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海拉尔河。1201年,蒙古铁木真起兵,于海剌儿河
唐开元元年 (713) 改雍州置,治所在长安、万年二县 (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乾县以东,铜川市以南,渭南市以西地。其后屡有伸缩。开元二十一年 (733) 以后为关内道、京畿道治。五
在今重庆市西北水土镇。《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朝天驿”条内:“北九十里有土沱水驿。”
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都城县为镇,属端溪县。即今广东郁南县 (都城镇)。在广东省郁南县西北部、西江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7.6万。镇人民政府驻都城,人口3.7万。都城是古县
古名滋茂池。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龙溪乡东北,龙溪河源处龙池。清嘉庆《汶川县志》卷7:滋茂池在“县南一百二十里,龙溪沟入四十八里。四合皆山,中一巨浸。俗呼为白龙池, 曰滋茂池。一名慈母池,在慈母山下,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明洪武十六年 (1383) 改置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为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
或作菑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西汉属梁国。东汉章帝时改为考城县。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属砀郡。西汉属梁国。东汉章帝时改名考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