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河镇
即今河南方城县北四十四里拐河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咸丰七年 (1857) 十一月“初,南窜之匪由南召拐河图窜角子山”。
在河南省方城县北部。面积19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拐河街,人口 3390。因在拐河(即今澧河)北岸得名。1949年设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9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主产小麦、玉米、甘薯、豆类等,特产山楂。有柞蚕养殖业。有农机修造、缫丝、水泥、地毯、萤石等厂矿。公路南通县城。
即今河南方城县北四十四里拐河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咸丰七年 (1857) 十一月“初,南窜之匪由南召拐河图窜角子山”。
在河南省方城县北部。面积19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拐河街,人口 3390。因在拐河(即今澧河)北岸得名。1949年设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9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主产小麦、玉米、甘薯、豆类等,特产山楂。有柞蚕养殖业。有农机修造、缫丝、水泥、地毯、萤石等厂矿。公路南通县城。
1928年改绥远特别区置,省会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辖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土默特旗及归绥、包头、和林格尔、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武川、五原、东胜、固阳、丰镇、兴和、陶林、凉城、集宁、临河十
在今天津市区西北。以在沽水之西,故名。《清一统志·天津府一》:西沽“在天津县北三里,子牙河入北运河处也,其上流为大清河”。区片名。位于天津市红桥区东部。泛指红桥北大街与光荣道、大新街、小辛庄大街交会处
即今江苏如皋市西南张黄港,出港口即为大江。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皋县西南有“张黄港”。集镇名。在江苏省如皋市南部、焦港东岸。属石庄镇。人口400。因昔为港口得名。曾为江北生猪和农副产品外运重要货运
亦作和托和尔山。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布赫塔尔玛河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布克图尔玛河 “二源: 东源发自阿勒坦山梁; 西源发自和托霍尔岭,分西流百里汇为海尔库门河。又西北流五十里为布克图尔玛
①北齐改襄城郡置,属豫州。治所在武阳县(今河南西平县西南)。隋开皇初废。②隋大业初置,治所在吉昌县(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等县地。唐武德元年(618)改为汾州,五年(622)改为南汾州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续汉书 ·郡国志》: “武阳有彭亡聚。” 《水经·江水注》:“江水自武阳东至彭亡聚,昔岑彭与吴汉溯江水入蜀,军次是地。” 即此。
①三国吴的别称。因地处江东,故世称东吴。《文选》左思《咏史诗》:“志若无东吴。”刘渊林注:“东吴,谓孙氏也。”②苏州府的别称。明周祁《名义考》:“苏州,东吴也。”也泛指太湖流域全境。(1)三国吴的别称
即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境之杨溪河。《方舆纪要》 卷102乐昌县: 萦溪水 “在县南三十里。源出乳源县北境,东流四十里入于武水”。
今吉林公主岭市西、梨树县东之东辽河上游。《清一统志·吉林一》:克尔素河“在(吉林)城西四百余里。源出库勒讷窝集,北流入边,即辽河上源也”。
①一名桥水。在今河南宝丰县南及平顶山市西。《水经·滍水注》:“滍水又左合桥水,水出鲁阳县北恃山,东南径应山北,又南径应城西……谓之应水,又东南流注于滍。”②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芦洪江。《水经·湘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