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以河中节度使号为护国军,治所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三川河以南、太岳山及析城山以西地区,河南卢氏、栾川、灵宝等县,陕西大荔、韩城、合阳、白水、澄城等县地。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年)以河中节度使号为护国军,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北宋初省。参见“河中(2)”。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以河中节度使号为护国军,治所在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相当今山西三川河以南、太岳山及析城山以西地区,河南卢氏、栾川、灵宝等县,陕西大荔、韩城、合阳、白水、澄城等县地。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年)以河中节度使号为护国军,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北宋初省。参见“河中(2)”。
清乾隆四年 (1739) 置,属福宁府。治所在桐山南麓 (今福建福鼎县)。《清史稿·地理志》:“东有福鼎山,县以此名。” 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古旧县名。清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洪番永盛军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九里。正统三年 (1438) 改属贵州宣慰司。后属定番州。清雍正七年 (1729) 裁。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洪番永
西汉置,为东莱郡治。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东汉改为掖侯国。后复为县。西晋为东莱国治。北魏皇兴四年 (470) 为光州治。隋复为东莱郡治。唐为莱州治。明、清为莱州府治。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胶
又名公陂墟。即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六十五里公溪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抚州府乐安县:东北有“公陂墟”。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南宝乡。《清一统志·琼州府二》:归姜寨“在儋州(治今中和镇)东北四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寻废”。
清乾隆四十四年 (1779) 改阿尔古屯置,属美诺厅。即今四川金川县。后废。1936年于此置靖化县。
清末析玉树土司置,为玉树四土司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曲麻莱县西北境。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 卷上: “总举百户驻通天河北曲马来云地方,东南距结古十二日程。” 民国间废。
即今江西新干县城。《寰宇记》卷109新淦县:隋开皇十年(590),“县令李子乐以去州县远,请移市南村置,即今县理”。
①即今河北赤城县。《魏书·道武帝纪》:登国二年(387),“幸赤城”。《水经·沽水注》:“沽水又西南径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即此。②浙江台州(今临
①隋唐以前,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另外,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即指此。②唐方镇名。广德二年(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