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即今睦州界”。《元丰九域志》卷6:歙县有扬之水。《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扬之水“在县西。源出巃嵸山下,谓之扬溪。西南流十里,经扬溪铺。又南经县治西南之三里桥,又西南流十七里,地名临溪,与徽岭、大鄣诸山水合流,而入歙县界,为新安江之上源”。
即今安徽新安江支流扬之河(练河)。源出安徽绩溪县北巃丛山,西南流至歙县城西为练江。《寰宇记》卷104歙县:扬之水“北从绩溪县东(应为西)南流六十里,至临溪馆入歙县界,至郡城西与四水合流,东南流入新安江,即今睦州界”。《元丰九域志》卷6:歙县有扬之水。《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扬之水“在县西。源出巃嵸山下,谓之扬溪。西南流十里,经扬溪铺。又南经县治西南之三里桥,又西南流十七里,地名临溪,与徽岭、大鄣诸山水合流,而入歙县界,为新安江之上源”。
西汉置,属玄菟郡。治所在鸭绿江左岸朝鲜楚山附近。因盖马大山得名。东汉安帝时移治今辽宁抚顺市劳动公园内古城。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鸭绿江沿岸楚山附近。属玄菟郡。东汉永初年间移治今辽宁省抚顺市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清乾隆《陆丰县志》卷2:八万山“在邑东六十里。旧为平南王藩下商人矿场,禁绝已久。今奉题请开采,矿砂稀少,现经停采”。
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1齐东县“大清河”条下:“坝水河在延安镇西二里,亦成化间开浚,以泄归苏镇水潦。南引白云湖,经邹、刘二沟,北注大清河。”
关隘名。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九里关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七年 (508),魏义阳三关戍主侯登以城降梁。次年,魏中山王英来攻义阳,欲夺三关,梁司州刺史 “马仙琕使云骑将军马广屯长薄,军主胡文超屯松
即今四川之沱江。《舆地纪胜》 卷145简州“风俗形胜” 引朱辂 《江月楼记》 曰: “赤、雁二水交注城下。” 《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雁水 “在州城东,即雒水之别名也”。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玉山下。唐博陵崔兴宗宅,亦曰东山草堂。杜甫有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
即今江西余干县南二十里大溪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余干县西南有大溪。
一作口。 又名贵池口、 池口。 即今安徽贵池市秋浦河入江口。《宋书·张兴世传》: 刘胡遣袁部将沈仲玉领千人取南陵, 迎接粮运, “行至贵口,不敢进”。《
即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之喇嘛岭,为松潘至包座要路。《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南下百余里至白马岭,而历天彭阙,亦谓之为天彭谷也。”即“马岭山(1)”。
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双城堡大夏河北岸。西汉改属金城郡。东汉复属陇西郡。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复置,为河州治。西秦乞伏炽磐迁都于此。北魏移治今甘肃临夏市,仍为河州治。北周为枹罕郡治。唐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