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邻城
又称迦坚茶寒殿。蒙古太宗九年(1237)建,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西侧查干湖西南古城。《元史·太宗纪》:九年春,猎于揭揭察哈之泽。“夏四月,筑扫邻城,作迦坚茶寒殿”。同书《地理志》:太宗九年,“治迦坚茶寒殿,在和林北七十余里”。按“扫邻”(Saghurin),蒙古语意为“座位”,有顿舍之意。扫邻城为元太宗春季行宫,建于揭揭察哈(Gegen Chaghan)湖旁,故名迦坚茶寒殿。
元太宗窝阔台春季驻地。在今蒙古国哈剌和林。
又称迦坚茶寒殿。蒙古太宗九年(1237)建,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西侧查干湖西南古城。《元史·太宗纪》:九年春,猎于揭揭察哈之泽。“夏四月,筑扫邻城,作迦坚茶寒殿”。同书《地理志》:太宗九年,“治迦坚茶寒殿,在和林北七十余里”。按“扫邻”(Saghurin),蒙古语意为“座位”,有顿舍之意。扫邻城为元太宗春季行宫,建于揭揭察哈(Gegen Chaghan)湖旁,故名迦坚茶寒殿。
元太宗窝阔台春季驻地。在今蒙古国哈剌和林。
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北长安岭西侧。《方舆纪要》卷18长安岭堡:八仙山在“堡西二里。八峰高耸,中有石室”。(1)在天津市蓟县东北部。传说八仙过海时曾憩此得名。主峰海拔1052 米。森林茂密,特产东陵八仙花
在今山东禹城市南。《方舆纪要》卷31禹城县:“刘普马驿,旧置于县西十五里。成化十一年,迁于县治南。”
在今云南文山县南二十四里古木街。《方舆纪要》 卷 115教化三部长官司 “牛羊箐” 条:“ 《志》 云,由教化三部而南,地名枯木箐,亦有酋长戍守。”“枯木” 为彝语柯莫的谐音,意即大坝子。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之孤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二》:四贤祠“在钱塘县孤山。初杭人祀唐白居易于竹阁,后增宋林逋、苏轼,名三贤堂。绍兴后废,徙寄水仙王庙庑后。明正德中复建,增祀唐李泌为四贤祠”。
明永乐元年(1403)置,直属云南都司。治所在大侯寨(即今云南云县)。宣德三年(1428)改大侯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析麓川平缅地置,治今云南省云县罗闸河南岸。直隶云南都司。宣德三年(1428年
一名喀喇乌苏。在今新疆哈密市东。源出县东北,西南流经县治东,南流入大小南湖,折西潴为大泉海子。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1: “塔勒纳沁之岭,哈密河源出焉。其东为必柳岭水,合塔勒纳沁河,西南流径城西,
从今江苏徐州市东北柳泉至贾汪。长1.6公里。为津浦铁路支线。1914年建成。原为一运煤轻便铁路,1940年改建为标准轨距。
①在今江苏铜山县南七十里。《隋书·地理志》: 彭城有徐山。②在今江苏邳州市北。《博物志》 卷7: 徐偃王“为楚所败,逃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后遂名其山为徐山”。《隋书·地理志》 下邳郡
在今河北承德市北高寺台附近武烈河东、北、西三源会合处。以西藏、中藏、东藏三水而名。《水经·濡水注》:“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为溪水,亦曰西藏水,东南流出溪与蟠泉水合,泉发(安)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驻地林东镇。有南北二塔: 南塔位于镇南,为八角七檐空心砖塔; 北塔位于镇内,为五檐六角密檐式砖塔,俱为辽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