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斗焰关。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斗焰关亦名陡阳关。“明初取和阳,遣张天祐等将奇兵出陡阳关”。又称斗焰关。在今安徽省和县西北斗焰山北。明初取和阳,遣张天祐出陡阳关进薄小西门
又名甲水、夹河。在今湖北郧西县西之金钱河。《寰宇记》卷141上津县:吉水“在县北七十里。源出石城山西汉水侧石臼中,色白而味甘,每上已与端午日,远近咸臻,饮之治冷疾”。《明史·地理志》 上津县:“又有吉
元代从至治后到至正前,境内除京师附近地区直属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共设有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等十一行中书省。简称十一行省。元代从至治后到至正前,境
清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捷米尔利克河与察林河汇合处南岸。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卷1: “由锡伯卡伦接连迤西转南而东,大小卡伦十七处: 特穆尔里克、特穆尔里克渡口……额鲁特领队大臣专辖。”
清置,即今陕西富平县北五十二里底店乡。
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东乡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属东乡五路安抚司。清废。
①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达州: “西有铁山关。” 《方舆纪要》卷69达州: 铁山关在 “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
在今福建德化县西北六十里。元置东西团巡司于此。明废。
即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西汉为富民县治。元置巡司于此。俗名大桑落墅。明嘉靖《武定州志》 卷2: “相传始皇东巡,驻跸于此,桑偶落枝,因名。”
即今江苏铜山县西北郑集镇。清时有把总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