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县
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杨忠县改名,治仁风镇 (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1950年5月撤销,并入惠民、济阳、商河三县。
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9年由杨忠县改名。治今济阳县仁风镇。1950年撤销,划归惠民、济阳、商河等县。
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杨忠县改名,治仁风镇 (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1950年5月撤销,并入惠民、济阳、商河三县。
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9年由杨忠县改名。治今济阳县仁风镇。1950年撤销,划归惠民、济阳、商河等县。
唐长安城太极宫楼阁。在太极宫东北隅,今陕西西安城北部。贞观十七年 (643) 由唐太宗亲题赞词,褚遂良题额,阎立本画像,共绘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像于阁上。
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置,为顺宁府治。治所即今云南凤庆县。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4年改凤庆县。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治今云南省凤庆县。为顺宁府治。
在今湖北潜江市北。《方舆纪要》卷77潜江县:白洑驿“在县北。明初置驿于此。万历九年革”。
①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以汉高祖陵墓而得名。东汉属京兆尹。三国魏废。②南朝梁置,为长陵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七十一里长陵乡。北齐改属新蔡郡。隋开皇初废
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福和镇。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巡司于此。
又作图勒里山。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图拉纳山脉。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9: 图埒哩山 “国语 (满语),图埒哩,外面也。(黑龙江) 城东八百里”。
即今吉林桦甸市东北桦树乡。清宣统元年 (1909) 桦甸县移治于此。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桦甸县,土名桦树林子。……初设治县西辉发河北官街,翌年移治于此。”
蒙古宪宗四年 (1254) 置官渡千户,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官渡县,属善州。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南二十里官渡镇。后废入昆明县。古县名。元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东南官渡街。属善州。不久废入昆明县。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西十二里太湖港上。民国 《湖北通志》 卷38: 秘师桥“旧系木桥。康熙四十七年改建石”。
在今云南施甸县南。《方舆纪要》卷118永昌军民府施甸长官司“蒲关”条:“至元十六年,广西宣抚使讨平和泥蛮,遂徇金齿甸七十城,越麻甸,抵可蒲, 皆下之。”在今云南省施甸县南。《读史方舆纪要》:元至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