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恭陵

恭陵

①东汉安帝刘祜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后汉书·安帝纪》: 延光四年 (125) 四月,“己酉,葬孝安皇帝于恭陵,庙曰恭宗”。李贤注引伏侯 《古今注》 曰: “陵山周二百六十丈,高十五丈也。” 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高十一丈。在雒阳 (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西北,去雒阳十五里。”

②俗称太子冢。又称孝敬陵。为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太子李弘字宣慈,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武则天的长子。显庆元年 (656) 正月,被立为太子。后因与武则天政见不合,遂失宠于“天后”。上元二年 (675) 四月,24 岁的李弘从幸合璧宫时饮鸩而死,追谥为 “孝敬皇帝”。在景山按照埋葬天子的制度修建了此陵,庙号 “恭陵”。高宗亲自撰写 《睿德记》,并亲为书写,刻石竖于陵侧。

③金太宗陵。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大房山支脉云峰山下,与金太祖睿陵相近。


猜你喜欢

  • 壶关

    ①又名吾儿峪。即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东阳关镇。《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壶口即壶口关,亦即壶关。《元和志》 卷15黎城县:“古壶关,在县东二

  • 安吉县

    东汉中平二年(185)分故鄣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天目乡(今浙江安吉县西南孝丰镇)。《续汉书·郡国志》 刘昭注引《吴兴记》:“光和末,张角乱,此乡守险助国,汉嘉之,故立县。”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

  • 长山口

    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西长山子、南长山子一带。后金天聪五年(1631), 明军阵于长山口,皇太极督兵三万击之。即此。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西长山子、南长山子一带。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明兵阵于长山口,

  • 侯城县

    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齐省。《水经·淇水注》:“清河又东北径陵乡西。应劭曰: 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

  • 临津县

    ①西晋永兴初分阳羡县置,属义兴郡。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五十里。隋开皇九年 (589)废。唐武德七年 (624) 复置,属南兴州。八年(625) 又废。②十六国前凉置,属晋兴郡。治所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

  • 石渠堰

    亦作石堰渠。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三里。《新唐书·地理志》 竟陵县:“有石堰渠,咸通中,刺史董元素开。”《舆地纪胜》卷76复州:石渠堰“在景陵县西北三里。其流自五花山下通巾水”。

  • 米贴

    即今云南永善县西南四十八里米贴。清雍正六年(1728)于此置永善县。雍正八年(1730)迁治今县南九十四里莲峰。1951年迁治井田镇(即今永善县)。“米贴”系由彝语“咪贴”音译转写。“咪”意为天,“贴

  • 白马山

    ①在今山西盂县东北。《山海经·北次三经》:“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滹沱。”北魏于此置白马关。②亦作扑马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辽史·地理志》:祖州有“

  • 信安溪

    即今浙江衢县西常山港。《方舆纪要》 卷93西安县: 信安溪 “在城西南二里,一名西溪,源出开化县东北百际岭,经常山县,东南流,至(衢州) 府城西南,合于衢江”。或称衢江为信安溪。《元丰九域志》 卷5:

  • 真珠寨

    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引胡峤记: “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辽时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属临潢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