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门镇
清置,属莆田县。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忠门镇。
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部、笏石半岛中部。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忠门,人口900。唐林蕴,旌表“忠烈”,其后代居此,故名。1949年设忠门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置镇。产甘薯、稻、花生、龙眼、柑橘。有海上捕捞和滩涂养殖业,盛产蛏、蛎、蛤、紫菜、海带、对虾。矿产有硅、镍、磷、花岗石。有饮料、印染等厂。有公路接五秀公路。古迹有莆禧城、东吴塔。
清置,属莆田县。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忠门镇。
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部、笏石半岛中部。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忠门,人口900。唐林蕴,旌表“忠烈”,其后代居此,故名。1949年设忠门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置镇。产甘薯、稻、花生、龙眼、柑橘。有海上捕捞和滩涂养殖业,盛产蛏、蛎、蛤、紫菜、海带、对虾。矿产有硅、镍、磷、花岗石。有饮料、印染等厂。有公路接五秀公路。古迹有莆禧城、东吴塔。
①南朝梁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周属漳川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昭丘县。②隋开皇十三年(593)改柔刚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卷33安居县:“因水为名。”大业
在今广西上思县西。《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四方岭在“州西三十里。山势陡拔,四面方正,上有天池,溉田甚远”。
亦作骆马河、落马河。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元史·特薛禅传》: 太祖又谕按陈之子唆鲁大都曰: “以汝父子能输忠于国,可木儿温都儿迤东,络马河至于赤山,涂河迤南与国民为邻,汝则居之。”
北魏正始中置,为其章郡治。初寄治梁州(今陕西汉中市)。北周天和五年 (570),移郡县于通江县北七十里涪阳镇。《方舆纪要》 卷68通江县: 符阳废县 “以在符水之阳而名”。隋属清化郡。唐属集州,天宝元
一名狗峡。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水经·江水注》:江水“径狗峡西,峡崖龛中石隐起有狗形, 形状具足, 故以狗名峡”。《舆地纪胜》卷74归州: 白狗峡“在秭归县东三十里。据《道经》系七十二福地之
即大要县。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东汉废。《汉书·地理志》 北地郡大县注:师古曰:“即古要字也, 音 一遥反。”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 黄喜冲在 “卫东北三十里。又东北四十里为塔儿冲”。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月轮山上。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24:六和塔“在月轮峰傍,宋开宝三年智觉禅师建,以镇江潮”。塔曾屡毁屡修。今塔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六合塔。
1913年置,属福建省。治思明县 (今福建厦门市)。辖境约当今福建大田、德化、安溪、同安、厦门以东,德化、仙游、莆田以南地区。1914年改为厦门道。(1)1913年7月置,治营口县(今辽宁营口市)。属
唐武德六年(623)置,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南古县。同年并入连江县。长安二年(702)复置,徙治今霞浦县,仍隶泉州。宋属福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为福宁州。《资治通鉴》:五代晋齐王开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