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镇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徘徊镇。明嘉靖 《武安县志》 卷2有徘徊镇。
在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南洺河北岸。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徘徊,人口2570。洺河水经此,盘旋而东,故名徘徊。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产小麦、谷子、玉米、棉花。铁矿资源丰富。有农机修理、电石、选矿、汽修等厂和铁矿。邯长铁路、峰涉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徘徊镇。明嘉靖 《武安县志》 卷2有徘徊镇。
在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南洺河北岸。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徘徊,人口2570。洺河水经此,盘旋而东,故名徘徊。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产小麦、谷子、玉米、棉花。铁矿资源丰富。有农机修理、电石、选矿、汽修等厂和铁矿。邯长铁路、峰涉公路经此。
①唐置,属羁縻殷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北宋属商州。后废。②1913年改宾川州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宾川县南二十里州城。1929年直属云南省。1961年迁今宾川县治牛井镇。在云南省西部、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五部岭在“县东南百五十里,与黄岩县接界”。
①西周封国。妘姓。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春秋初为郑武公所灭。《春秋》: 隐公元年(前722),“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即此。后改为鄢陵。②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左传》: 昭
①古名博水。即今河北清苑县南九龙河。源于望都县南,东流至清苑县西南与龙泉河相汇,称青水河,东北入滱水。《宋史·河渠志五》: 熙宁五年(1072),赵忠政言: “界河以南至沧州凡二百里,夏秋可徒涉,遇冬
明置,属宣化县。在今广西邕宁县南团罗。《方舆纪要》卷110南宁府宣化县:团罗堡“在府南九十里……防广东灵山、钦州之寇”。
即梁安县。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安徽绩溪县城东后外村。
即石鼻山。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泊石牌峡。石穴中有石如老翁持鱼竿状,略无少异。”
北宋乾德三年(965)平后蜀并两川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开宝六年(973)析置峡西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大竹、邻水、永川、合江以西,邛崃山、大雪山、大凉山以东和江油、北
即查浦。在今江苏南京市区西清凉山南。《晋书·成帝记》: 东晋咸和四年 (329),苏峻死,“诸军攻石头,李阳与苏逸战于柤浦,阳军败”。同书 《安帝纪》: 义熙六年 (410),卢循义军败建康,刘裕于
西晋太康三年(282)改昭武县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邵武市。《舆地纪胜》卷134邵武军《军沿革》:象之按“晋改昭武曰邵武,避司马昭讳也”。东晋太宁元年(323)改名邵阳县。南朝宋永初元年(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