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清一统志·龙安府一》: 箐青山 “在平武县东南六十里。重峰叠嶂,树木森郁。北通青川所。有南溪出此,流入白水”。
明初置,属侯官县。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隅。《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侯官县: 柔远驿 “在水部外河口,稍北为进贡厂。明初建,为外国使臣馆寓之所”。明初置,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隅。属侯官县。《读史方舆纪要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15广南府: 牌头山在 “府西北五里。峰峦起伏,其右小山连峙如盾,土人筑砦居之”。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养龙坑宿征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北养龙司乡。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养龙坑宿征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北养龙站。属贵州宣慰使司。清
①一名白河。在今湖北天门市南。《方舆纪要》 卷77景陵县: 便河 “在县南三十里。元时郡守白景谅以自县至郡,水道迂远,乃开此河,民以为便。时掘土得石,有文曰白公沟。亦名白河”。②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南。《
即析城山。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为中条山系之一。《方舆纪要》 卷43阳城县: 析城山 “亦曰析津山”。即“析城山”。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五十里前所镇。《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急水河堡在 “卫西五十里。宣德三年增置中前千户所于此。堡南有芝麻湾,滨海要地”。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接陕西洵阳县界。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万兴砦“《光绪舆地记》:在城西北二百四十里,驻把总”。
在今浙江海盐县南。《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蓝田浦 “在县南三里。浦东有蓝田寨,因名。宋咸平六年,县令鲁宗道重开,以通海潮”。
古地区名。“三楚”之一。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三楚。《史记·货殖列传》 以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相当今江苏大部、安徽东南部和浙江西北部地区。“三楚”之一。其地跨江逾淮,东至于海,约当于今江苏省除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