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衙
一作卢。 又作彭戏。 春秋秦邑。 即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南彭衙村、北彭衙村。《春秋》:文公二年 (前625),“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杜注: “冯翊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 即此。西汉置衙县。唐杜甫 《彭衙行》 诗: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古邑名。春秋秦邑。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晋侯与秦师战于彭衙。”即此。西汉置衙县于此。唐杜甫有《彭衙行》诗。
一作卢。 又作彭戏。 春秋秦邑。 即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南彭衙村、北彭衙村。《春秋》:文公二年 (前625),“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杜注: “冯翊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 即此。西汉置衙县。唐杜甫 《彭衙行》 诗: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古邑名。春秋秦邑。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晋侯与秦师战于彭衙。”即此。西汉置衙县于此。唐杜甫有《彭衙行》诗。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四十里白沙铺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兴国州西北有白沙铺市。
①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三十里长寿镇。清光绪《江阴县志》卷2:长寿镇“市跨河东西各里许。《旧志》称,长寿为大镇,考元时有长寿税务,盖今昔异形矣”。②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六十八里长寿镇。明、清时置巡司于此。(1
清同治七年(1868)析新宁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赤溪镇。1912年改为赤溪县。清同治七年(1868年)置,治今广东省台山市东南赤溪镇。属广东省。辖境相当今台山市南部地。1912年改为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二百余里。清光绪《新疆四道志》卷4喀什噶尔叶城图说:“杜哇山,在城东南五百三十二里。”
①在今四川温江县西北寿安乡。民国《温江县志》卷1:吴家场“在治西三十五里吴集乡。场东南二里有鱼凫王墓”。②即今四川荣昌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吴家镇。清光绪《荣昌县志》卷2:吴家场“出场东至九板桥交大足界,西
在今甘肃徽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9徽州:太白池“周回数十亩,诸山环绕其旁”。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晋书·桓谦传》:东晋义熙四年(408),谯纵请桓谦于后秦,相助共击刘裕,“谦至蜀,欲虚怀引士,纵疑之,乃置谦于龙格,使人守之”。即此。即“龙涸”。
在今广东潮安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海阳县: 急水门溪在 “府南二十里,韩江之水分流出此,合双溪以入海,两山夹峙,中横大石,水势迅驶奔涌,因名”。
亦作东关站。清于东关驿置,属宁远州。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关站。清杨宾《柳边纪略》卷2:“中后所十八里至东光站,十二里至望海店。”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澂江路。治所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当地彝语称鲁乃,“鲁”为石头,“乃” 为黑色,意即长满黑石头的地方。明属澂江府。1913年改为路南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