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场
①一名彭场镇。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南三十二里彭场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沔阳州 (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 东乡有 “彭家场”。
②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彭镇。民国 《双流县志》 卷1: 彭镇 “俗名彭家场,在治西十里。市面宽大,街巷共十三道。……商业繁盛,以油、麻、线、布为大宗”。
①一名彭场镇。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南三十二里彭场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沔阳州 (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 东乡有 “彭家场”。
②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彭镇。民国 《双流县志》 卷1: 彭镇 “俗名彭家场,在治西十里。市面宽大,街巷共十三道。……商业繁盛,以油、麻、线、布为大宗”。
南朝宋置,属高凉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春或恩平、阳东等市县境。南齐以后废。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清光绪 《广东图说》 卷1香山县: “焦门山又名求雨山,上有炮台,东临东莞县。” 清设把总驻守。
即南伊铁路。从今黑龙江伊春市东南之南岔至伊春。即“南乌铁路”。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乌拉河下游西侧巴拉富山。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锡伯山在“三姓界,距吉林城东北一千七百里”。
即今河北魏县南四十八里牙里镇。明正德《大名府志》卷1:大名县有牙里集。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邓尉山支峰吾家山。《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吾家山 “居民以植梅为生,花时一望如雪,香风度十余里。前抚臣宋荦题 ‘香雪海’ 三字镌于石”。
在今新疆乌什县北境。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乌什西北“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又东曰奇什罕布拉克山,又东曰英阿喇特山,又东曰蒙科素山,又东曰科克巴什山,又东曰伊底克山,又东曰臻丹山
①在今四川宜宾县西。《方舆纪要》卷70叙州府宜宾县:朱提山在“府西五十里,连绵高耸,上侵云霄。旧尝产银。诸葛武侯所谓汉嘉金、朱提银也”。朱提山本在朱提县西南,应在今云南昭通市境。《清一统志·叙州府一》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十七里。《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引兵向洛阳,遣其弟积善将兵三千自偃师南缘洛水西上,东都遣河南令达奚善意将兵拒积善,“渡洛南,营于汉王寺”,即此。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洛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南。《魏书·太宗纪》: 泰常七年 (422),“自云中西行,幸屋窦城”。即此。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南。北魏泰常七年(422年),拓跋嗣西巡时曾至屋窦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