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辛头河。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2: “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治所在襄阳县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后废。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越绝书·越地外传》: “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②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北三十里卧龙山。《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葛山 “旧名亮山。在梓潼县北二
又作中零、中櫺、中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西北。旧在江中,盘涡深险。冬日水涸,用长竿汲之可得。今江岸沙涨,泉已在沙中。其南北尚有南泠、北泠,古称三。唐刘伯刍曾谓水之宜
又名洪牙山、洪崖山。在今广西灵山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19钦州:“红牙山在灵山县北二十五里。”
①在今山西五台县五台山东台楼观谷。明成化中建。有清康熙、乾隆帝书额。②在今辽宁沈阳市大南街永德里6号。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后经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寺前为天王殿。院内为大雄宝殿
即今广东怀集县西六十里梁村镇。明、清于此置慈乐寨巡司。在今广东省怀集县西。明、清置巡检司于此。
即今四川崇州市北三十里廖家镇。清光绪《崇庆州志》 卷3: 廖家场 “滨黑石河北岸,烟火数百家”。
即圃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市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杜注: “荥阳中牟县西有圃田泽。”即“圃田泽”。
即今湖南临湘市北三十六里源潭镇。《清一统志·岳州府二》 “聂家市”条下:“又沅潭市,在县(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东五十里。”即今湖南省临湘县北沅潭。清属岳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