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利浦
亦名扬浦,又名沙口堰。在今安徽和县东南十二里,临长江。《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刘繇渡江治曲阿,遣“张英屯当利口, 以拒(袁)术”。《寰宇记》卷124和州:“当利浦在州东十二里。本名扬浦,晋龙骧将军王濬平吴,水军扬帆顺流于此而下, 王浑以旗招不住,濬报云:风利不得泊,遂先入石头,后因以当利为名。”《方舆纪要》卷29和州:“当利浦,一名沙口堰,亦大江之别浦也。”
亦名扬浦,又名沙口堰。在今安徽和县东南十二里,临长江。《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刘繇渡江治曲阿,遣“张英屯当利口, 以拒(袁)术”。《寰宇记》卷124和州:“当利浦在州东十二里。本名扬浦,晋龙骧将军王濬平吴,水军扬帆顺流于此而下, 王浑以旗招不住,濬报云:风利不得泊,遂先入石头,后因以当利为名。”《方舆纪要》卷29和州:“当利浦,一名沙口堰,亦大江之别浦也。”
即今湖北远安县西北三十里白马山。《新唐书·地理志》 峡州远安县: “有神马山,本白马山,天宝元年更名。” 《清一统志·荆门州》: “山有白石如马。”
明崇祯九年(1636)筑,即今贵州黔西县。《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水西城“水西巢穴也。直贵阳府之北,旁多大山深箐,径路迂回,夷恃为险”。清康熙三年(1664)置黔西府。明崇祯九年(1636年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之桃城河。《明史·地理志》 养利州: “北有通利江,至崇善县注于丽江。”《方舆纪要》 卷110养利州: 通利江 “在州北。自龙英州流入境,又西南入崇善县界,合崇善江”。
隋大业元年(605)置,治所在象浦县(今越南广南—岘港省维川县南茶轿)。辖境相当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地。三年(607)改为林邑郡。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象浦县(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县南茶轿)。辖境约相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峄州置,属济宁府。治所即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十八年 (1385)改属兖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60年撤销,改设枣庄市。古旧
即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寰宇记》卷168:“芝忻州理忻城县。”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九岭乡。《方舆纪要》卷90桐庐县:九岭在“县东北四十里”。
亦作蒲江关。即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里镇江关乡。《明史· 四川土司传》: 正统四年(1439),“小商巴复据浦江、新塘等关,据险劫掠”。即此。
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堋口县置,属九陇县。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
即今河北永清县东南二十五里后奕镇。清乾隆《永清县志》图:东南有后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