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濛水
即濛江。即今四川彭州市东北之濛阳河。《元和志》 卷31濛阳县: 弥濛水 “在县南二百五十步”。《方舆纪要》 卷67彭县: 濛江 “在县东。亦曰弥濛水。源出九陇山,至濛阳故县南,合于沱江”。
即濛江。即今四川彭州市东北之濛阳河。《元和志》 卷31濛阳县: 弥濛水 “在县南二百五十步”。《方舆纪要》 卷67彭县: 濛江 “在县东。亦曰弥濛水。源出九陇山,至濛阳故县南,合于沱江”。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 卷116禄劝州: 幸丘山 “在故易笼县 (今云龙镇) 东北。四面陡绝,顶有三峰,可容数万家。昔为罗婺寨。有天生城,牢不可破”。
秦惠文君十一年(前327)置,后为北地郡治。治所在今甘肃西峰市东境。西汉改为义渠道。《后汉书·冯异传》:建武六年(30),冯异攻隗嚣,“进军义渠,并领北地太守事”。后废。古县名。战国秦惠文王十一年(前
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宋书·孔觊传》:泰始二年 (466),“众叛都尽,门生载以小船,窜于嵴山村”,被执。即此。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孔凯败走被执于此。
即今河南镇平县南西北十七里石佛寺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汤聘珍进屯石佛寺寨”。
在今河南卫辉市城北十四里。据《史记·殷本纪》:“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因比干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据传比干被纣剖心后,葬于此。相传其墓为周武王所封,北魏孝文帝时因墓立
亦作务禺山、附禺山。又名广阳山。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山海经·海内东经》: “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
在清外蒙古土谢图汗部境。即今蒙古国中央省哈拉河。《清一统志·喀尔喀》: 哈拉河 “源出土拉河北,与憨山相对之色尔必岭,名揆河。北流……入鄂尔坤河”。
明洪武七年(1374)改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永乐十二年(1414)属乌罗府。正统三年(1438)改属铜仁府。清嘉庆二年(1797)改属松桃厅。
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7兴安县: 零水 “在县西南五十里。其地有郁金山,水源出焉,亦南流入漓”。
即今浙江江山市南跶河溪。《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 染口溪 “在县东南十里。自遂昌县流入界,合于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