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县
1940年10月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阳谷、寿张、东阿三县析置,治张秋(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1947年撤销,并入阳谷、寿张、东阿等县。
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阳谷县东部、寿张县东北部以及东阿县西南部析置,治张秋(今阳谷县张秋镇)。1947年撤销,并入阳谷、寿张、东阿等县。
1940年10月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阳谷、寿张、东阿三县析置,治张秋(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1947年撤销,并入阳谷、寿张、东阿等县。
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阳谷县东部、寿张县东北部以及东阿县西南部析置,治张秋(今阳谷县张秋镇)。1947年撤销,并入阳谷、寿张、东阿等县。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施秉县:巴施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其山圆耸插天,状如卓笔”。
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兰州。在今甘肃榆中县南二十里小康营乡。《宋史·夏国下》:元祐 三年 (1088),“夏人遂攻龛谷砦,砦兵及东关堡巡检等战不利,死者几百人”。七年 (1092) 废。绍圣
即傍佳施栏。在今菲律宾吕宋岛西部蜂牙丝兰。《明史·外国列传》:“冯嘉施兰,亦东洋中小国。永乐四年八月,其酋嘉马银等来朝,贡方物。”
即今新疆且末县。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1婼羌县:卡墙“回民四百户。旧名策尔满。西北有古城,周十余里,汉且末国,唐之播仙镇”。1914年置且末县于此。
又作潢淳水。在今河南新野县东。为赭水支流。《水经· 淯水注》: 赭水支分,结为二湖,“二湖流注,合为黄水,惟所受焉。又南径棘阳县之黄淳聚,又谓之为黄淳水者也”。《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光武击甄阜、梁
元置,为水站。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蕨溪镇北宣化坝。《永乐大典》 卷1942站赤: 叙州等处蛮夷宣抚司所辖水站有宣化站。
亦作督亢渠。在今河北涿州市东南十里。即战国末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图以献秦者。《魏书·裴延㑺传》: 延㑺肃宗时任幽州刺史, “范阳郡有旧督亢渠, 径五十里”, 㑺疏
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南二十二里汪集镇。旧属黄冈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黄冈县西北有汪家集。
①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属秦州。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南。金废。②清置,属海城县。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北甘泉乡。《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土河堡”条下:“甘泉堡在(海城)县北三十里。”
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原强宗部置,属澂江路。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北三十五里阳宗镇。万历《云南通志》卷2:“强宗讹为阳宗。”明属澂江府。清康熙八年(1669)废入河阳县。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