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西县
1946年9月由喀喇沁右翼旗析置,治锦山镇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1947年11 月改为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1949年3月改名喀喇沁旗。
旧县名。1964年以南平市和建瓯、顺昌二县各一部分设置。治大埠岭(今福建顺昌县建西镇)。1970年撤销,划归顺昌县。
1946年9月由喀喇沁右翼旗析置,治锦山镇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1947年11 月改为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1949年3月改名喀喇沁旗。
旧县名。1964年以南平市和建瓯、顺昌二县各一部分设置。治大埠岭(今福建顺昌县建西镇)。1970年撤销,划归顺昌县。
秦亡后项羽封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县(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区。后为齐王田荣所灭,其地属齐。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复置胶东国,景帝时为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景帝三年
1944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泰安县北部与历城县南部地析置,治泰安 (今山东泰安市)。取二县首字为名。1946年撤销,并入泰安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4年由泰安县北部与历城县南部析置,治泰安(
南齐置,属东莞琅邪二郡。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县或连云港市境。后废。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六十二里印渚镇南。《寰宇记》卷93于潜县:印渚山,“传云渚次石文似印,因以为名”。《清一统志·杭州府一》:桐溪“又西南流,复折而东,周旋盘回,是为印渚”。民国时置镇,1969年毁于洪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以铁勒骨利干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在今俄罗斯色楞格河下游以北、贝加尔湖东西地带。龙朔(661—663)中更名余吾州。
明置柴葫寨巡司,属掖县。在今山东莱州市北五十里。清雍正十三年 (1735) 裁。《清一统志》作 “柴胡寨”。
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5安丘县: 望高山 “山形突兀,远视高耸”。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宝九年 (976) 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天禧二年 (1018) 真宗赐名 “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张栻、朱熹等尝讲学于此。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①亦名亶甲城。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史记·殷本纪》: “河亶甲居相。” 《正义》》 引 《括地志》: “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②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水经·沁水注
亦作刷烟河、双阳河。即今吉林双阳县之双阳河, 为饮马河支流。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伊勒们河“又西北径姚家城子东,苏斡延河西来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