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忠郡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北雍州。治所在三原县 (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 随县移治今陕西三原县北清水峪。辖境相当今陕西三原县地。北周建德二年 (573) 废。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三原县(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年)随县移治今陕西省三原县北清水峪。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淳化、三原等县一带。北周建德中废。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北雍州。治所在三原县 (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 随县移治今陕西三原县北清水峪。辖境相当今陕西三原县地。北周建德二年 (573) 废。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三原县(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年)随县移治今陕西省三原县北清水峪。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淳化、三原等县一带。北周建德中废。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新唐书·地理志》广州南海县:“有灵洲山,在郁水中。”《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灵洲山,“《南越志》:肃连山西十二里有灵洲焉,其山平原弥望,层野极目”。《清一统志·广州府》:灵洲
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北六十里东城镇。辽、金为顺圣县。明天顺四年 (1460) 筑城。清初属蔚州卫,为宣府镇南路。康熙中并入西宁县。《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顺圣川东城 “南临大川,北枕崇冈,原壤辽阔
明代西藏地名。其地即今西藏日喀则市。元末,大司徒伯木古鲁(帕主)万户长在乌思藏置十三个宗,三竹节为十三宗之一。在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明永乐六年(1408年),三竹节寨官桑里结失至北京朝贡。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贞观六年(632)改属白州,十二年(638)省入博白县。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属越州。贞观六年(632年)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清同治《高县志》卷11:“大寺顶即中腹寺后山。由寺后斜上,山路崎岖,羊肠一线,上有擦耳岩, 尤为奇险。”同治元年(1862),李永和义军与民团激战于此。
①东汉末建。为皇家园林。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隅。《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四年注引王沈《魏书》:“是冬,甘露降芳林园。”又,景初元年注引《魏略》:“起土山于芳林园西北陬,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
北魏置,属荆州。治所在左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南)。西魏改为秀山郡。
洣水支流。宋本 《寰宇记》 卷115茶陵县有 “茶水”。源出今湖南茶陵县东景阳山,西流入洣水。
辽边防城。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辽史·耶律世良传》:开泰三年(1014),“奉命选马驼于乌古部,会敌烈部人夷剌杀其酋长稍瓦而叛,邻部皆应,攻陷巨母古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扎赉诺尔乡之南十里、木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运渎“在上元县西北一里半。吴大帝赤乌三年,使左右侍御史郄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通运于苑仓。今所凿城在西门近南,其水东行过小新桥,而南经斗门桥,流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