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延州置,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延河东岸)。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延川、宜川、志丹、子长、安塞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延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延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延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延州置,治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辖境约今陕西省延安、安塞、志丹、宜川、延长、延川、子长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延州。天宝、至德时又改延州为延安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延州置,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延河东岸)。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延川、宜川、志丹、子长、安塞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延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延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延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延州置,治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辖境约今陕西省延安、安塞、志丹、宜川、延长、延川、子长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延州。天宝、至德时又改延州为延安郡。
即今福建霞浦县南西洋岛和洋屿。明郑和下西洋经此。
又名绛、新绛。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晋国遗址。《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晋迁于新田”。1956年开始发掘,发现两组古城遗址,出土大量文物,其中 “侯马盟书” 最为重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北陡镇。为海防要地。清有炮台,设把总驻守。
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四十里。《水经·济水注》:“玉水又西北径猎山东。” 即此。今讹作腊山。
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水道镇。旧属牟平县。民国《牟平县志》卷3:水道集“在县(治今宁海镇)南六十里”水道镇。
一作翰栋店。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北寒冻镇。民国 《重修正阳县志》 卷1: “寒冻店,城东北六十里。有集。”
明永乐三年(1405)置,在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后废。
一名克勒底雅山。在今新疆于田县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3:克勒底雅,“回语,意其来而未定之辞(言人新住此山)。旧对音为克里雅”。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北宋属茂州,治所在今茂县境。后废。
清顺治十年 (1653) 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乌尤特。本世纪40年代移驻阿由勒哈庙 (今锡林浩特市西北阿优勒海)。1949年并入西部联合旗。古旧旗名。清顺治十年(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