廌山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九十余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廌山 “蜿蜒逶迤,如琢如削。宋游酢读书于此”。学者称酢为 “廌山先生”。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九十余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廌山 “蜿蜒逶迤,如琢如削。宋游酢读书于此”。学者称酢为 “廌山先生”。
清为埔里社堡,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埔里镇。光绪十年 (1884) 中法战争爆发后,福建巡抚刘铭传始设埔里社厅。1920年设埔里街。1945年设埔里镇。
①在今甘肃礼县东南三十里。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礼县:水磨川“地有水磨故名。今新置有店铺,乃蜀陇孔道”。②一名郭河。即今甘肃永昌县、金昌市境之金川河。《方舆纪要》卷63永昌卫:水磨川“水势汹激,能
元置,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百节镇。
在今福建明溪县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98归化县:“石峡涧在县西南二里。流出山下,合于腰带水。”
战国韩邑。即今河南林州市。《荀子·强国篇》: 秦地 “在韩者,逾常山乃有临虑”。古邑名。战国韩邑,后属秦。即今河南省林州市。《荀子·强国篇》:秦地东“在韩者,逾常山乃有临虑”,即此。西汉置隆虑县。
在今河南光山县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0光山县 “梅林河” 条下: 高陌河 “源出县南八十里之白压山,东北会临仙河,而入于官渡河”。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潘州置,治所在茂名县 (今广东高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高州、茂名、电白、吴川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潘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潘州置,治茂名县(今广东高州市)
西晋置,属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十里仙提堡。隋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属凉州西郡。北魏属凉州。隋废。
北宋置,属永州。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福田乡。熙宁六年 (1073) 废。
即今陕西蓝田县治。《晋书·桓温传》:十六国前秦皇始四年 (354),“ (苻) 健又遣子生、弟雄众数万屯峣柳”,即此。北周建德二年 (573) 蓝田县徙治于此。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 (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