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陵郡

广陵郡

①东汉建武十八年(42)改广陵国置,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东汉末移治射阳县(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三国魏移治淮阴县(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甘罗城)。东晋时还治广陵县。隋开皇初废。唐天宝元年(742)又改扬州为广陵郡,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乾元元年(758)复为扬州。

②东魏兴和中析东豫州置,治所在宋安县(今河南息县)。北周废。


(1)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置,治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上)。六年分置广陵国、临淮郡。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又改广陵国置郡。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东汉末曾迁治射阳县(今宝应县东)。南部辖境内缩。三国魏移治淮阴县(今江苏淮安市清河区西南)。东晋后还治广陵县,辖境渐小。隋开皇初废。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扬州为广陵郡,治江都县(今扬州市)。东晋、南朝时称大镇。《南齐书·州郡志》:“晋末以广陵控接三齐,故青、兖同镇。”(2)东魏兴和中分东豫州置,治宋安县(今河南息县)。北周末废。


猜你喜欢

  • 蓟州

    唐开元十八年 (730) 置,治所在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寰宇记》 卷70: 蓟州,“取古蓟门关以名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渔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蓟州。辖境相当今天津市蓟县及河

  • 常丰 (豐) 堰

    在今江苏盐城市至阜宁县间串场河东岸,为捍海堰的一段。《新唐书·地理志》 山阳县: “有常丰堰,大历中,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 今为范公堤北段。

  • 蓝家关

    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南蓝家关。《清一统志·平越州》 “头关” 条内: “又县东南四十里蓝家关,皆境内要地。”

  • 汝水

    ①古称盱水。又名武阳水、建昌江、临川江。即今江西临川市东之抚河。源出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北流经临川市,到王家洲分为两支:一从南昌入赣江;一自八字脑入鄱阳湖。后抚河堵口,主流改道,经青岚湖入鄱阳湖。《方

  • 小巴彦苏站

    亦作三站。清光绪七年(1881)置,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三道通乡南江东村。光绪《吉林通志》卷17:“正南距(三姓)城……一百七十里三站,即小巴彦苏站。”

  • 皮伦图河

    又作弼勒图河。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北部。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库页岛之水:“弼勒图河,出图克苏呼山东麓,合三源,径弼勒图噶珊南,东流入海。”

  • 阴凉河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锡伯河。《辽史·天祚帝纪》:天庆七年(1117),以金人连下东京、春州、泰州,天祚帝“自燕下阴凉河,置怨军八营”,即此。宋沈括《熙宁使虏(契丹)图抄》记: 自中京西北行计一百六十余

  • 麻里兀

    又名木鹿城、马鲁。即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元史· 地理志 · 西北地附录》 有 “麻里兀”。

  • 印石山

    一名印字山。在今四川宣汉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69东乡县:印石山“在县治西。以山形方整而名”。

  • 保定郡

    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定郡置,治所在保定县 (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泾川、灵台、镇原三县地。乾元元年 (758) 改为泾州。唐至德元载(756年)改安定郡置,治保定县(今甘肃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