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通堡
即今四川平武县南平通镇。《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大印堡”条下:“《志》云:大方(关)相近者有观子、徐坪、平通三堡。”
即今四川平武县南平通镇。《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大印堡”条下:“《志》云:大方(关)相近者有观子、徐坪、平通三堡。”
即今河北邯郸市南沁水。《汉书·地理志》赵国邯郸县:“堵山,牛首水所出,东入白渠。”《水经·浊漳水注》:牛首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洪湍双逝,澄映两川。汉景帝时,七国悖逆,命曲周侯郦寄攻赵,围
北宋嘉祐七年 (1062) 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雷火洞 (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北宋嘉祐中置羁縻州。治雷火峒(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
又名昂吉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周八十里,其水停积不流。自辽、金以来为飞放之地。《金史·地理志》 抚州柔远县: “昂吉泺又名鸳鸯泺。” 又 《太祖纪》: 天辅六年 (1122),自泽州“次鸳鸯
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明一统志》卷17广德州:石妇山“在州城东南五十里。众山环绕,中一峰独高,峰之颠有石高二丈许,如妇人状。旧传谢氏女介洁有守,登山化为石,藤萝薛荔,萦绕其上,如衣被之状,独露其面,樵
在今云南剑川县南三里向湖村。《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望德城 “在州南三里。周五百丈,段氏所筑。今为民居,名水寨村”。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因秦置桂林郡于此,北宋广南西路治桂州,明清时广西省会在桂林府而得名。《旧唐书·地理志》 桂州临桂县: “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 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铜钟乡。民国 《资阳县志稿》卷1: 铜钟河“一名白佛场。距城七十里。创建光绪二十九年”。
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县之间。《水经·溱水注》:连水“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山即大庾岭也,五岭之最东矣,故曰东峤山”。《元和志》卷34始兴县:“大庾岭一名东峤山,即汉塞上也,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二
明置,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首山堡” 条下: “又南沙河堡,在司西南三十里。”
即今江西万载县北高村乡。《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 高村镇 “旧有巡司,元末废,洪武四年复置,十二年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