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氏镇
北宋开宝五年(972)降平氏县置,属泌阳县。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七十里平氏镇。
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氏,人口 8550。西汉为平氏县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县后称平氏镇。后简称平氏。1956年建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稻、花生、芝麻等。有砖瓦、皮革、综合、农具修造等厂。312国道经此。古迹有周代烽火台遗址、孤峰山遗址。
北宋开宝五年(972)降平氏县置,属泌阳县。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七十里平氏镇。
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氏,人口 8550。西汉为平氏县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县后称平氏镇。后简称平氏。1956年建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稻、花生、芝麻等。有砖瓦、皮革、综合、农具修造等厂。312国道经此。古迹有周代烽火台遗址、孤峰山遗址。
即今山东莱阳市西南团旺镇。1949年五龙县由莱阳市南穴房庄迁治于此。
在今湖南蓝山县西二十里。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即今一泡江。在云南大姚县西,北流入金沙江。《方舆纪要》卷116大姚县:龙蛟江在“县西北百二十里。源出铁索箐,合姚州连场、香水二河,东北注于金沙江。俗名苴泡江,音讹也。水产金”。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南。为绥芬河主流。《清史稿·地理志》 东宁厅:“西南大绥芬河自汪清入,左合蛤蚂、黄泥、寒葱河、右苇子诸沟。又东北,左合小绥芬河,径城北,南大瑚布图河,北缘俄东海滨省,合小瑚布图河来
东汉建安十九年 (214) 刘备置, 以招徕南部边缘各郡。治所在南昌县 (今云南镇雄县境)。三国蜀章武元年 (221) 移治平夷县 (今贵州毕节市)。建兴十一年 (233),又移治味县 (今云南曲靖市
1949年8月为建设草山风景区由台北市析置,驻阳明山 (今台湾台北市北阳明山)。1950年9月改名阳明山管理局。1967年撤销,并入台北市。1949年由台北市析置(县级),治今台湾省台北市北阳明山。1
一作偏邦。在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18孟缅长官司:邦偏山“在猛猛南。高六十里”。
①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汉书·地理志》汉中郡西城县注:应劭曰,“《世本》:妫墟在西北,舜之居”。《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引《旧州志》谓妫墟“在州北一里汉江北岸”。②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
在今北京故宫午门内。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初名奉天门,嘉靖年间改名皇极门。清顺治四年(1647)重建,随殿易名太和门。光绪十四年(1888)焚于火,后重建。
又作林家店。即今黑龙江省林甸县。民国《黑龙江志稿》 卷2: 林甸县 “距省治东南一百五十里,旧名林家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