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勒哈齐淖尔
亦作布尔哈齐淖尔。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泊、盐海子。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5:布勒哈齐淖尔“为天山西北一大泽,周回四百余里,冬夏不盈亏。东会额布图郭勒、济尔噶朗郭勒、库尔郭勒,西会鄂拓克赛里郭勒、库色木苏克郭勒,南会晶郭勒,三面同入于淖尔”。
亦作布尔哈齐淖尔。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泊、盐海子。即今新疆精河县北艾比湖。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5:布勒哈齐淖尔“为天山西北一大泽,周回四百余里,冬夏不盈亏。东会额布图郭勒、济尔噶朗郭勒、库尔郭勒,西会鄂拓克赛里郭勒、库色木苏克郭勒,南会晶郭勒,三面同入于淖尔”。
南朝陈天嘉三年 (562) 改东阳郡置,为缙州治。治所在长山县 (今浙江金华市)。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江、衢江流域诸市县地。隋开皇九年(589) 废。南朝梁改东阳郡置,治长山县(今浙江金华市)。辖境约当
①三国吴末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农贡附近。隋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山州。贞观八年 (634) 废。②南朝宋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武宣、象州、来宾等县一带。南齐以后废
即今山东庆云县东十二里板营乡。《方舆纪要》 卷13: 板达营,“ (明) 宣宗征高煦时,驻跸于此”。 《清一统志·天津府三》: “相传以板为营,故名。”
在今湖北省西北部。为汉水支流。有西、南两源: 南源名官渡河,源出川、鄂、陕三省交界之阴条岭,东北流; 西源名汇湾河,源出陕西镇坪县东北,至余药铺折向湖北竹溪县境,至竹山县两河口与官渡河汇流后,始名堵河
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东北。《水经·淮水注》:“分青陂东渎,东南径白亭西, 又南于长陵戍东,东南入于淮。”《史记·伍子胥列传》正义引《括地志》:“白亭在豫州褒信县南四十二里。”
①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魏书·勿吉国传》:“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白’,有虎豹罴狼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汙,行径山者,皆以物盛。”《新唐书·黑水靺鞨传》:“其著者曰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
亦称合川守捉城。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南百八十里有合川守捉城。”
明洪武初设兖州左卫,后改任城卫,属山东都司。治所即今山东兖州市。后废。
在今广东四会市西。《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仓冈山“在四会县西三里。林峦耸秀。旧传伪汉刘氏尝建仓贮兵储于山上,故名”。《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四会县:仓冈山,“其西南一面俯瞰绥江”。
在今四川名山县与卢山县间蒙山下。《南齐书·刘悛传》: 永明八年 (490),悛啟世祖曰: “南广 (安) 郡界蒙山下,有城名蒙城,可二顷地,有烧炉四所,高一丈,广一丈五尺。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