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施山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施秉县:巴施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其山圆耸插天,状如卓笔”。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施秉县:巴施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其山圆耸插天,状如卓笔”。
北宋置,属镇戎军熙宁砦。在今宁夏固原县北。后废。
即南海庙。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庙头村。庙内多波罗树,相传南朝梁时波罗国达奚司空所种。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卷17: 南海庙,“祀南海之神,退之为南海庙碑,乃其地也。庙植波罗树,种自海外来,树不著
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南温圳镇。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宁夏中卫县北。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 黑山嘴在 “城北二十五里许”。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因山为名。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七年 (493) 废。东魏天平元年 (534) 复置,属洛阳郡。寄治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周建德
①在今河南镇平县东北六里安国城村。相传汉初王陵封安国侯于此邑,故名。②在今河南孟县北禹寺村东一里安村。《水经·济水注》:同水“东北流径安国城西, 又东北注湨水。湨水东南径安国城东”。
亦作大涡砦。北宋置,属雄州归信县。在今河北雄县东大步村。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北部。东汉废。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四十里乌江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吉水县东有乌江市。
又名舂陵山、洛阳山。在今湖南宁远、祁阳、新田、双牌等县间。《清一统志·永州府一》:阳明山“在零陵县(今永州市)东一百里,黄溪之尾。山最高,朝阳始出而山已明,故名。多石少土,山根皆露,其麓险绝,无径可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