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峡
①指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塘峡和巫山县之巫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周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党舆连结二千余里”。即此。
②即巴国三峡的简称。指今四川重庆市至涪陵市间长江铜锣、明月、黄草三峡。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乃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屿,故巴亦有三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胡三省注:“巴峡,在巴郡巴县,有明月、广德等峡,亦谓之三峡。”
①指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塘峡和巫山县之巫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周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党舆连结二千余里”。即此。
②即巴国三峡的简称。指今四川重庆市至涪陵市间长江铜锣、明月、黄草三峡。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乃畜牧在沮,今东突峡下畜沮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屿,故巴亦有三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胡三省注:“巴峡,在巴郡巴县,有明月、广德等峡,亦谓之三峡。”
又名张公山、大障山。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鄣公山。为黟山支脉。鄱阳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寰宇记》 卷104休宁县: 率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率水出焉。《山海经》: 三天子都在率东,盖此山也”。此以率
①一名秀水。在今浙江嘉兴市北。《清一统志·嘉兴府》: 秀水 “在秀水县 (今嘉兴市) 北。即南湖之下流,北入运河。相传水浮五色,见者获庆,亦称绣水。邑名因此”。②在今江西婺源县城北。《方舆纪要》 卷2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宜堰 “明初克宜兴,遣杨国兴出太湖,破张士诚于旧馆,又平宜堰口三十六寨”。即此。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3:竹岩洞“在(富顺)县东南五十里。有流杯池。宋侍郎郑莹尝居此,著前后竹岩赋”。
在今湖北当阳市西。《清一统志·荆门州》:已公岭“在当阳县西二十里。五代僧齐已结庐其下”。
①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置,属通州。治所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南阳村附近。《明一统志》卷12扬州府海门县: “以僻在海隅,因名。” 元末以水患徙治礼安乡 (今通州市东)。明正德七年 (1512)徙治
即今广西马山县。明嘉靖七年(1528)置土巡检司。1915年废土司,为隆山县治。1951年改名马山县。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明嘉靖七年(1528年)置土巡检司。1915年废土司,为隆山县治。
金置,属无棣县。在今山东庆云县西北。(1)古镇名。金置,在今山东省庆云县西北。《金史·地理志》:沧州无棣县有分水镇,即此。(2)今镇名。(1)在浙江省桐庐县西北部、分水江上游。面积134.4平方千米。
①亦名辰溪。又名锦江。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武陵五溪之一。《汉书·地理志》武陵郡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县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注之。水源
指萨珊王朝统治下的伊朗。公元224年阿尔希达尔推翻安息阿尔萨息王朝,建立了萨珊王朝。都城在宿利城 (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唐永徽二年(651) 为大食 (阿拉伯帝国) 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