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封国。姜姓。建都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里。《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左传》作“淳于公如曹”。杜注:“淳于,州国所都。”春秋初为杞所灭,遂为杞都。

②春秋国名。姬姓。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左传》:桓公十一年(前701),“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后灭于楚,为楚邑。《史记·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纳州于秦以平。”

③春秋周邑。即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左传》:隐公十一年(前649),周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其中有“”。后属晋,置县。《左传·昭公三年》:“初,州县,栾豹之邑也。”


(1)春秋国名。(1)姜姓,建都淳于,在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北杞城。亦称淳于。《春秋》桓公五年(前707年):“州公如曹。”《左传》作“淳于公如曹”。春秋初年为杞所灭,淳于遂为杞都。(2)偃姓,在今湖北省洪湖市东北。《左传》桓公十一年(前701年):“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后灭于楚。(2)古邑名。周畿内邑。即今河南省温县东北武德镇。《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年):周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十二,州居其一。后属晋,为栾豹邑。栾氏亡,昭公三年(前539年),晋侯以州赐郑公孙段。七年,郑子产复“归州田于韩宣子”。西汉置州县。


猜你喜欢

  • 周家镇

    即今安徽砀山县东北周寨镇。清同治 《徐州府志》 砀山县境图: 东北有周家寨。(1)在黑龙江省双城市东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周家,人口 5500。清嘉庆年间周姓在此建屯,镇以

  • 新成侯国

    西汉置,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境。东汉省。

  • 南木溪

    又作楠木溪。在今云南富宁县东三十里。《明一统志》 卷87广南府: 南木溪 “在富州东三十里。源出花架山,其水常温”。

  • 封平县

    东晋末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冈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南。属新宁郡。南朝宋改属新会郡。隋大业

  • 池河营

    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六十里得贺。《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鸦剌关”条下:“宣德六年,镇筸砦苗叛,总兵萧绶讨之,夺其池河营。”即此。清置游击把总领兵驻防。

  • 新民府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升新民厅置,属奉天府。治所在新民屯 (今辽宁新民市)。辖境为今辽宁新民、黑山、彰武等市县地。1913年降为新民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升新民厅置,治今辽宁省新民市

  • 朝歌郡

    三国魏置,治所在朝歌县 (今河南淇县)。寻废。三国魏置,治朝歌县(今河南淇县)。寻废。

  • 谷墟水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谷圩河。《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谷墟水“在县(今封川镇)东十三里。源出麒麟山,流入西江”。

  • 干崖宣抚司

    明正统九年(1444)升干崖长官司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三十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盈江县大部及境外部分地区。弘治元年(1488)迁治今县南十三里闷掌。清属腾越厅,顺治十七年(1660)

  • 巴施山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施秉县:巴施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其山圆耸插天,状如卓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