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港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
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织品、针织品、冰箱电机等厂。通启寅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
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织品、针织品、冰箱电机等厂。通启寅公路经此。
即扶莱县。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旧唐书·地理志》 禺州:“扶桑,武德四年置。”桑为莱之误。
一名金门港、金牌门。明嘉靖间置,以备倭,属闽县。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琅岐岛上。清康熙时修葺并建炮台,与对岸长门 (今属连江县) 皆为闽江口要塞。又称金门港、金牌门。明嘉靖年间置,以备抗倭。在今福建省福州
普罗士的旧译。即今欧洲之德国。清谢清高 《海录》: “埔鲁乌国又名马西葛北,即日耳曼,在单鹰之北。” 《海国闻见录》 译作普鲁社。
北宋置,属朱崖军。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古镇名。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北宋属朱崖军。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莒县。《春秋》: 定公十四年 (前496),“城莒父及霄”。《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 即此。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莒县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城莒父
古代称为江、江水、大江,东汉末始称长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攻占荆州,孙权集群臣议对策,咸曰:“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西晋人称万里长江。南朝宋刘义庆《世
①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西善桥镇。滨临长江。南朝时为军事交通要地。《宋书·徐羡之传》:元嘉三年 (426),“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刭死”。《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县 “新
一作弁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隋书·地理志》:长城县“有卞山”。《方舆纪要》卷91:卞山“山有石似玉,因名。亦曰弁山”。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北。《隋书·地理志》:长城县有卞山,《周处风土
为河阳三城之一。北魏太和二十年(496)筑,在今河南孟县南黄河北岸。有二城,置北中郎府领兵戍守, 因名。《魏书·孝庄纪》:永安三年(530)九月,尔朱世隆“据北中城,南逼京邑”。即此。北齐置行台。北周
即今河北衡水市东北二十一里南谢漳村。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衡水县图: 东北有南谢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