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崇州

崇州

①即隆州。西魏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

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衡州置,治所在崇义县 (今湖南桑植县)。大业初废。

③唐武德五年 (622) 分饶乐郡都督府置,为羁縻州,处奚可汗部落,属营州都督。治所昌黎县。契丹陷营州后,徙治于潞县之古潞城 (今河北省三河县西南)。后废。

④唐渤海国置,属中京显德府。治所在崇山县(今吉林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镇)。辖境约当今吉林敦化市东北牡丹江流域一带。辽废。

⑤五代梁贞明元年 (915) 改耀州置,治所在华原县 (今陕西耀县)。后唐同光元年 (923) 复为耀州。

⑥北宋天圣元年 (1023) 改通州置,治所在静海县 (今江苏南通市)。明道二年 (1033) 复为通州。

⑦金贞祐三年 (1215) 置,治所在涉县 (今河北涉县)。辖境相当今河北涉县及山西黎城县地。四年 (1216) 废,兴定五年 (1221) 复升为州。元初废。


(1)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年)以耀州改名,治华原县(今陕西铜仁市耀州区)。辖境约当今陕西铜仁市耀州区一带。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耀州。(2)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通州置,治静海(今江苏南通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东、通州等市县地。属淮南路。明道二年(1033年)复名通州。(3)金贞祐三年(1215年)升涉县置,治今河北省涉县,辖境相当今涉县及山西省黎城县等地。四年,以残破复降为涉县。兴定五年(1221年)复升为崇州。元初州省仍为县。


猜你喜欢

  • 阳台宫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九十里天坛山南麓。唐代道人司马承祯修真于此。李白、杜甫皆曾到此游览吟诗。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前天坛山南麓。唐时司马承祯修真处。李白、杜甫皆至此游览吟诗。

  • 怀乡

    即今广东信宜东北怀乡镇。明属西宁县,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信宜市东北。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巡检司于此。

  • 晋王山

    即桃叶山。在今江苏六合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桃叶山,“ 《府志》: 亦谓之晋王山”。即“桃叶山”。

  • 武平亭

    在今河北霸州市境。《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一年 (前278),“赵徙漳水武平西”。二十七年 (前272),“徙漳水武平南”。正义引 《括地志》: “武平亭今名渭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二里。”

  • 辉坨镇

    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南四十里辉坨乡。民国《滦县志》 卷3集镇: 辉坨在 “城西南九十里”。

  • 婆猪江

    即今辽、吉两省境鸭绿江支流浑江。明《全辽志》 卷1: 鸭绿江 “ (辽阳) 城东五百三十里。又名马訾水。源出靺鞨长白山,水色如鸭头,故名。由夹州城西南流与秃鲁江合流,至艾州与婆猪江同流入海”。

  • 石鼓滩镇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石鼓。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浮梁县有石鼓汛。

  • 鸭窝沙

    今上海宝山县东北长江中,长兴岛西北部。民国 《宝山县续志》 卷1沙州: “长兴沙。此即前志 《水利图》 所称鸭窝沙,俗以其形如睡鸭,故名。后改长兴。”

  • 容山

    ①即大容山。在今广西容县、北流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容州: “以容山为名。” 《寰宇记》卷167陆川县: “容山,其山迥阔,无所不容,故曰容山。”②亦名榕山、容子山。在今四川合江县东南。《永乐大

  • 背石山

    亦名夹道双山或双山。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