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岑巩县

岑巩县

1930年改思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据《清一统志·思州府》:岑巩山“在府城西二十里。峰峦层叠,连亘百里”。县因岑巩山为名。按:岑巩,侗语意为大山。


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 1479 平方千米。人口21.2万。辖4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思旸镇。元置思州安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前一度治清江(今县);后改安抚司为宣慰司,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初仍为宣慰司,治都坪峩异溪长官司地(即清江)。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为思州府,属贵州布政司。隆庆二年(1568年)至万历五年(1577年)曾迁平溪卫(今玉屏县)。清不改。1913年废府置思县,属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于省。1930年改名岑巩县。1949年属铜仁专区,1950年划入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镇远县,1962年析出复置。地处黔东低山丘陵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甘薯、油菜籽、花生为主。有水泥、发电、化肥、酿酒、印刷、粮油加工等厂。思州石砚闻名全国。岑石、岑洋公路斜穿县境。名胜古迹有回龙寺和文笔塔,明代思州宣慰司副使墓。


猜你喜欢

  • 石槽山

    在今湖南新化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1新化县“牛栏山”条下:石槽山“崔嵬耸立。山半有瀑布飞泉。宋章惇开梅山时道经山下”。

  • 沲江

    即沱江。今四川成都平原北部之蒲阳河。《新唐书·地理志》 彭州九陇县: “武后时,长史刘易从决唐昌沲江,凿川派流,合堋口埌岐水溉九陇、唐昌田。”

  • 川北

    四川北部地区的简称。清代置川北道,包括顺庆府、保宁府、潼川府,大致范围包括大巴山以南,乐至、安岳、岳池以北嘉陵江中游流域。民国改为嘉陵道。地区名。在四川省北部。范围大致包括今绵阳、广元、遂宁三市及南充

  • 钳并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邢邑镇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邢邑乡,清道光《定州志》卷6乡约:“邢邑镇属大场里,在州城南,至州五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邢邑,人口 8650。战国苦陉县治,唐改名陉

  • 余杭山

    约在今江苏南部太湖附近。《越绝书》卷2:“秦余杭山者,越王栖吴夫差山也,去县五十里,山有湖水,近太湖。”《吴越春秋》卷5:“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余杭山卑犹。”或说在今浙江德清县西武康附近。

  • 艮岳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万寿山为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宣和四年,徽宗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之艮,故名艮岳。蔡絛谓初名凤凰山,后神降,其诗有‘艮岳排空霄,’因改名艮岳。

  • 君堂村墟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君堂镇。清道光《恩平县志》卷4:“墟市”有志君堂墟。

  • 宣德堂

    十六国前凉、后凉、南凉都城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内的殿堂。《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傉檀宴群僚于宣德堂,……此堂之建,年垂百载,十有二主。”

  • 嘉宁县

    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风州。西晋属新昌郡。南朝梁为兴州及新昌郡治。隋大业初属交趾郡。唐为峰州治,天宝初为承化郡治,乾元初复为峰州治。后废。古县名。三国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