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堰
一名柳边堰。在今陕西勉县东南。《宋史·河渠志五》:“兴元府山河堰灌溉甚广,世传为汉萧何所作。嘉祐中,提举常平史炤奏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中兴以来,户口凋疏,堰事荒废,累曾修葺,旋即决坏。乾道七年,遂委御前诸军统制吴拱经理,发卒万人助役,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复见古迹,并用水工准法修定。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余亩,昔之瘠薄,今为膏腴。”
又称柳边堰。在今陕西省勉县东褒城,引褒河溉田。始筑年代未详,相传为汉萧何所创。南宋吴玠、吴璘曾相继主持修治。
一名柳边堰。在今陕西勉县东南。《宋史·河渠志五》:“兴元府山河堰灌溉甚广,世传为汉萧何所作。嘉祐中,提举常平史炤奏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中兴以来,户口凋疏,堰事荒废,累曾修葺,旋即决坏。乾道七年,遂委御前诸军统制吴拱经理,发卒万人助役,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复见古迹,并用水工准法修定。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余亩,昔之瘠薄,今为膏腴。”
又称柳边堰。在今陕西省勉县东褒城,引褒河溉田。始筑年代未详,相传为汉萧何所创。南宋吴玠、吴璘曾相继主持修治。
即维扬。又作维阳。今江苏扬州市或扬州府的别称。取 《尚书· 禹贡》: “淮海惟扬州” 中之二字为名。唐岑参 《万里桥》 诗: “成都与维阳,相去万里地。” 宋费兖 《梁溪漫志》: “古今称扬州为惟扬。
北宋置,属怀德军。在今宁夏海原县东胡家梁附近。金废。
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南郑旗乡。《清一统志·平凉府二》 “西安州营” 条下: “又有郑旗营,在 (固原) 州西一百里。”
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南水子乡大马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达马土百户。
明洪武七年(1374)置,属朶甘卫都司。治所在朵曲卡(今四川石渠县)。后废。
①北宋置,属泸川县。在今四川泸县西北胡市镇。《舆地纪胜》卷153泸州:“赤溪水从昌州昌元县界流入,至赤水镇合支江。”②清置,属渭南县。即今陕西华县西赤水镇。③即今广西藤县东六十里赤水镇。明置巡司于此。
唐天祐二年(905)改阜城县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五代唐复为阜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避父讳,改阜城县置,治今河北省阜城县。属信都郡。五代唐复改阜城县。
即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西岸之希瓦。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西魏废帝元年 (552) 置,为帖夷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白水江东岸。《太平御览》 卷167引 《后魏书》 曰: “以戎夷宁帖为义也。” 恭帝二年 (555) 改为昌宁郡治。隋属同昌郡。唐
在今贵州开阳县东南。《清一统志·贵阳府》: 棉花渡 “在开州 (今开阳县) 东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