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西路
金初改宋京东西路置,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陵县、平原二县和泰山、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郓城以东,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泗阳以西, 旧黄河以北地。金末废。
金改宋京东西路置,治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县)。因地处太行山以东而得名。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泰山及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菏泽以东,成武、金乡以北及江苏省邳州市、泗阳以西,旧黄河以北地。元时废。
金初改宋京东西路置,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陵县、平原二县和泰山、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郓城以东,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泗阳以西, 旧黄河以北地。金末废。
金改宋京东西路置,治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县)。因地处太行山以东而得名。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泰山及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菏泽以东,成武、金乡以北及江苏省邳州市、泗阳以西,旧黄河以北地。元时废。
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驻地乌兰镇。清光绪八年(1882)在此建旗王府。1950年旗政府复由阿日勒庙迁此。
明置,属夹江县。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千佛岩附近。《清一统志·嘉定府二》: 铁石关“在夹江县西千佛岩侧,孔道也,下临江潭。一径中通,曲折上下,险出天成。明末置关于此”。今铁石关遗址尚存。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方舆纪要》 卷50固城县 “春河” 条: “泉河在县东四十里。县境之石梁堰、沿城涧诸水悉汇入焉,亦东北注于淮。”
在今辽宁省南部,辽河口及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渤海、黄海间。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4:“辽东半岛与登州半岛相望,扼北洋之门户。”大连市金州区以南部分又称旅大半岛。千山山脉贯穿半岛中,岛上大部为丘陵。
①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元和志》卷30龙标县:“因龙标山为名。”《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金龙山”条下:“又龙标山,《志》云:在县治(今黔城镇)东城内。沅、黔二水会流经其下。”②在今贵州锦屏县南
西魏置,属唐州。治所在戟城县 (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后废。西魏置,治戟城县(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属嶷州。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部。旋废。
亦曰浊水戍。在今甘肃成县西南。《水经·漾水注》: “汉水又东南径浊水城南,又东南会平乐水。” 《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 (裴) 方明与 (符) 弘祖战于浊水,大破之,斩弘祖”。二
清雍正二年 (1724) 改高台千户所置,属甘州府。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七年 (1729)改属肃州。民国初属甘肃安肃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今湖北武穴市北。《方舆纪要》卷76广济县:石洞“在县南六十里石山中。有岩穴广三丈余,中有七湖,深二十里。洞口有泉,曰石洞灵泉”。
即三柱山。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作“三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