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高山
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为中缅界山。《清实录》:宣统三年(1911)四月甲午,外务部奏:“光绪二十年中英滇缅界约第四款载明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边界,侯将来查明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定界线等语。盖滇、缅界线, 当时以尖高山为起点,向西南勘定。其尖高山以北一段, 尚未勘划。”
在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北,为中国、缅甸界山。系高黎贡山支脉,南北走向。同名主峰海拔 3302 米。因山势高耸陡峭得名。
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为中缅界山。《清实录》:宣统三年(1911)四月甲午,外务部奏:“光绪二十年中英滇缅界约第四款载明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边界,侯将来查明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定界线等语。盖滇、缅界线, 当时以尖高山为起点,向西南勘定。其尖高山以北一段, 尚未勘划。”
在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北,为中国、缅甸界山。系高黎贡山支脉,南北走向。同名主峰海拔 3302 米。因山势高耸陡峭得名。
在今广西忻城县境。 《方舆纪要》卷109忻城县:“《土夷考》:元置八仙屯千户,授土官莫保。洪武初罢屯官,籍屯田兵为民,莫氏遂徙居忻城界。”
三国蜀将关羽的陵墓。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六里。《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曹公(操)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孙)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
在今河北蠡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蠡县:土尾河,“《志》云:唐河经县东南分流,为土尾河。又东北经清苑县及高阳县境,下流仍合于滋、沙诸河”。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易州》: 奇峰口 “在州西北四十里。内连紫荆关四十里,外通金水口六十里,其西二十里曰官座岭口”。
即徽岭关。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28绩溪县: 翚岭关 “在县西北十五里太平镇。有关城”。
又名乌耆国、乌缠国、乌夷国、阿耆尼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员渠城 (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北魏万度归率兵破其国,屠其城。后,焉耆国当徙都于今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唐置
即今云南永平县西南博南山。《清一统志·永昌府》:博南山“一名金浪巅山,俗讹为丁当丁山”。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接扶风县界。《元和志》卷2武功县:三畤原“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五十丈,西入扶风县界”。隋文帝葬于此,谓之泰陵。《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志》云: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
清置,属义乌县。即今浙江义乌市东北廿三里镇。
即今浙江诸暨市西南三十里牌头镇。清光绪 《诸暨县志》 卷41 《坊宅志》: 牌头镇 “在二十九都斗子岩下,为婺越通衢。镇东有同文书院”。在浙江省诸暨市西南部、浦阳江两岸。面积85.8平方千米。人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