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埕寨

小埕寨

一名小埕堡。明景泰年间(1450—1456)置,属连江县。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筱埕。《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连江县:小埕寨在“县东百二十里海中,明初置。《筹海说》:小埕北连界于烽火,南接壤于南日。连江为福郡之门户,而小埕又连江之门户。嘉靖三十五年,倭贼自流江突至小埕水寨,遂犯会城”,即此。清置有把总。


又称小埕堡。明景泰间置。即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筱埕。属连江县。《读史方舆纪要》福州府连江县:小埕寨“县东百二十里海中,明初置。《筹海说》:小埕北连界于烽火,南接壤于南日。连江为福郡之门户,而小埕又连江之门户。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贼自流江突至小埕水寨,遂犯会城”,即此。清置把总驻守。


猜你喜欢

  • 菊潭县

    隋开皇三年 (583) 改郦县置,属邓州。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元和志》 卷21:“因县界内菊水为名。” 大业初属南阳郡。唐初废。开元二十四年 (736) 复置,移治今内乡县北六十里。五代周

  • 强虎哨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二十里。明时建哨于此,设千总驻防。清嘉庆二年 (1797) 移乾州协左营守备驻此。五年 (1800) 乾州 (治今吉首市西南乾州镇) 麻里湾苗民在此起义。

  • 清溪道

    古道路名。亦作清溪关路。唐自四川西部通向云南的重要道路。系在汉灵关道的基础上不断展筑而成。起自黎州 (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 渡大渡河南行,出清溪峡 (今四川汉源县西南),沿越嶲河谷,越小相公岭,转安

  • 岩渊县

    ①唐渤海国置,属椒州。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西北城里。辽徙废。②辽置,为耀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大石桥市西北岳州城。金废。古县名。(1)渤海国置,治今朝鲜永兴西北。属南海府。辽废。(2)辽置,治今辽宁省

  • 池河镇

    即今安徽定远县东六十里池河镇。清置池河巡司于此。(1)在安徽省定远县东部。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池河,人口1.1万。以临池河得名。古为驿站。河上有太平桥和大闸将东西两岸连成一体

  • 绿麻县

    西魏置,为上黄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一百四十里沙洋镇。隋大业初改名章山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湖北省荆门市北,为上黄郡治。隋大业初改名章山县。

  • 干崖宣抚司

    明正统九年(1444)升干崖长官司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东三十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盈江县大部及境外部分地区。弘治元年(1488)迁治今县南十三里闷掌。清属腾越厅,顺治十七年(1660)

  • 皋桥

    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内。《吴地记》: 皋桥,“汉议郎皋伯通,字奉卿所居,因名”。梁鸿隐居此。

  • 皇涧

    一名支唐川。即今陕西旬邑县北支党河。《诗经· 大雅 · 公刘》: “夹其皇涧,溯其过涧。”

  • 方山

    ①在今山西寿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13寿阳县:“方山在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40:方山“顶方一里,一名神福山,或以为寿阳山”。②一名方岭。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