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射阳湖

射阳湖

古名射陂。在今江苏淮安、宝应、建湖三市县间。《水经·淮水注》 韩江: “东北通射阳湖。”《旧唐书·地理志》 楚州山阳: “县东南有射阳湖。”《舆地纪胜》 卷39楚州: 射阳湖,“ 《元和郡县志》云: 在山阳县东南八十里。汉广陵王胥有罪,其相胜之奏夺王射陂即此也。今谓之射阳湖,与宝应、盐城分湖为界。萦回三百里”。《清一统志 · 淮安府一》 引 《县志》: 射阳湖 “阔三十里,周三百里。其南北浅狭,而东西深广,府境东南积水,皆汇于中,复灌输于淮以入海”。后逐渐湮没,今仅存一些沼泽。


古湖名。在今江苏省北部里运河和串场河之间,跨宝应、淮安、盐城、建湖、阜宁等县市之境。唐宋时萦回三百里(《舆地纪胜》楚州引《元和志》)。《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称“射陂”。《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年)杜注称“射阳湖”。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邗沟(前486年)后,至东晋永和中,江淮运道自广陵(今扬州市西北)北出,必东北经此湖折西北达山阳(今淮安市)。或云汉建安中陈登穿沟,凿樊良、白马湖,毋须经此湖。隋以后至宋时或为运道所经。唐大历时于此置官屯田,旋停废。地势低洼,为附近地区众水所汇,由淮入海。明代以后,黄淮交涨,高、宝一带河堤溃决,并注于此;又因“潮沙溢入,淤浅且过半”(《读史方舆纪要》)。万历时疏导下游由庙湾(今射阳县东)入海。不果。清乾隆中曾予以疏浚。清末已淤。


猜你喜欢

  • 招抚冈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51裕州 “七峰山” 条下: “ 《志》 云,州东北二十里有招抚冈,相传光武曾驻此,招抚降众。”

  • 庄墓桥

    即今安徽长丰县南庄墓镇。旧属寿州。清光绪《寿州志》卷1:庄墓桥“距城九十里”。

  • 皋石山

    即浈阳峡。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浈阳峡,一名皋石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崖壁千仞,猿狖所不能游。”

  • 杯山镇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六十里城山乡。南宋绍兴中置巡司于此,属新淦县。寻废。明洪武初复置,设巡司,万历中移建县东之蓝桥。崇祯中复还旧所。《明史·地理志》 作枉山。《方舆纪要》 卷87作柸山。

  • 立列只山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疑即今小罕山。《金史·地理志》:临潢府长泰县“有立列只山”。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北界兴安岭余脉。金天德四年(1152年),海陵王完颜亮猎于此。

  • 焦作市

    1945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修武县析置,治所即今河南焦作市。1946年撤销。1949年设置焦作矿区 (县级),属平原省。1952年划归河南省。1956年复设焦作市。在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南濒黄河。

  • 幕南

    即漠南。指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史记· 匈奴列传》: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狩四年(前119),“大

  • 雍郎客都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北克度。明洪武中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克度。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 蒲阴陉

    太行八陉之一。即今河北易县西北八十里紫荆关。《方舆纪要》 卷10 “重险紫荆” 条引 《地记》: “太行八陉,第七陉为蒲阴。” 为河北平原入太行山要道之一。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宋称金陂关,金以来称紫荆关

  • 白旗寨

    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南白旗寨满族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铁岭县图:东南有白旗寨。民国《铁岭县志》卷2:白旗寨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