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寺前镇

寺前镇

亦名寺头镇。北宋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东南四十二里寺前镇。《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引《县志》:“寺头镇在县东南四十里,即寺前镇。明嘉靖二十五年筑城,名曰遵义堡。”


(1)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北部。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2.98万。镇人民政府驻麒麟村,人口720。镇以寺前河得名。1949年为寺前乡,1961年为寺前公社,1984年复为寺前乡。1992年马龙乡、佛图乡并入置寺前镇。地处大别山区。产稻、小麦、甘薯、茶、桑。有茶叶初制、粮油加工等厂。有公路接105国道。佛图山佛图寺为晋时佛图澄僧所建。(2)在湖南省辰溪县境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寺前铺,人口790。明代为古驿道之铺站,其后山有寺,故名。1958年建寺前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置镇。主产稻、玉米。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石灰石等矿。湘黔铁路经此设站,省道穿过全境。(3)在陕西省澄城县东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寺前铺,人口 4210。宋景祐年间,因位于太云寺前改名寺前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县徐效贤筑堡御敌,因地处遵教里和仁义里之间,改名遵义堡。清雍正《陕西通志》载已设寺头镇,后复名寺前镇。1950年设寺前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苹果、烤烟。有农具、机砖、食品等厂。为大荔、澄城、合阳三县交界处农贸集市。有公路通渭韩公路。


猜你喜欢

  • 滇中道

    1914年由原滇中道袭置,属云南省。治昆明县 (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元谋、牟定、楚雄以东,双柏、易门、玉溪、江川、澄江、路南、陆良、罗平以北地区。1916年废。1913年4月置,治昆明县(今

  • 保儒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景教寺

    又名大秦寺。唐贞观十二年 (638) 建。在今陕西西安市。会昌五年 (845) 毁。

  • 中寨

    即今甘肃岷县西北三十里中寨乡。《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曹家寨”条下:“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集镇名。在甘肃省文县城西北部、中路河东岸。中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900。因村寨处中路

  • 梅子八关

    元代在今湖北长阳、五峰二土家族自治县境清江两岸八个关的总称。《方舆纪要》 卷78长阳县 “渔洋关” 条下: “ 《志》 云,县境旧有梅子八关,四临江南,四临江北。元时置以备峒蛮。明改为二巡司。”

  • 广济河

    即五丈河。北宋开宝六年(973)改名。西起今河南开封市,东经今兰考县北,折东北经山东定陶县至巨野县西北入梁山泊,下接济水。《宋史·河渠志》:“广济河导菏水。自开封历陈留、曹、济、郓,其广五丈, 岁漕上

  • 六泉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元和志》卷39襄武县:“六泉水在县东北原上。泉源有六,因以为名。”《晋书·乞伏国仁载记》: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国仁率骑三万袭鲜卑大人密贵、裕苟、提伦等三部于六泉”。即

  • 风门岭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西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风门岭“在乐会县西南七十里,跨万州界。山势峻峭,两旁石壁如门,为诸黎出入咽喉之地”。

  • 溺水

    即弱水。《说文》 作 “溺水”。

  • 夷安县

    西汉置,属高密国。治所即今山东高密市。东汉永平元年(58)封邓禹子珍为侯国,属北海国。西晋属城阳郡,后属高密郡。北齐省。古县名。西汉以夷维邑置,治今山东省高密市。属高密国。东汉永平元年(58年)封邓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