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府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改宣宁府置,治所在宣德县 (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万全、阳原、蔚县、涞源及山西广灵、灵丘等县地。元后至元三年 (1337) 改为顺宁府。
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置,治宣德县(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蔚县、阳原、宣化、怀安及山西省灵丘等县地。元至元三年(1337年)改为顺宁府。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改宣宁府置,治所在宣德县 (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万全、阳原、蔚县、涞源及山西广灵、灵丘等县地。元后至元三年 (1337) 改为顺宁府。
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置,治宣德县(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涞源、蔚县、阳原、宣化、怀安及山西省灵丘等县地。元至元三年(1337年)改为顺宁府。
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北。《元和志》卷1三原县:天齐原“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上有天齐祠”。《寰宇记》卷31三原县:天齐原“西连嶻山”。
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秭归县北。《左传》: 昭公十四年 (前528),“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秭归县境。《左传》昭公十四年(前528年):“楚子使然丹抚宗丘之
即今浙江黄岩市东南六十里金清镇。清设金清汛。光绪 《黄岩县志》 卷7 “金清台” 后案语称: “金清港有炮台一,阮文达元抚浙时筑,今圮。”
①一名沙河。即今辽宁海城市南海城河。《金史·地理志》:析木县“有沙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杨柳河“在海城县南一里。源出南分水岭,西北流入三汊河,俗呼沙河”。②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
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国胜乡(大毕箐)。清光绪《盐源县志》卷2:大碧箐场“距县三百里”。旧产铜矿。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旧唐书·地理志》 南溪县:“后周于废郡置南武戍。隋改为龙源戍。”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二十四里。《方舆纪要》卷91德清县“奉国城”条:“县治西南一里吴憾山,亦曰城山。《城冢记》:昔吴王夫差憾越王伤其父,进军伐之,筑垒于此。”故名。古山名。在今浙江省德清县南。吴王夫差憾勾
即灵河。今辽宁西南之大凌河。《辽史·地理志》 宜州: “凌河,累石为堤。” 《金史·地理志》兴中府兴中县: “南有凌河。”
亦名麦积山。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八十里麦积乡境,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从公元四、五世纪的西秦起,历代在山中开凿了许多石窟,为我国大型石窟群之一。《魏书·李焕传》:正始三年(506),秦州主簿
清置,属大鹏营。即今广东深圳市东盐田。清时有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