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化镇

宣化镇

①北宋置,属六合县。即今江苏南京市北浦口镇。《舆地纪胜》 卷38真州: “宣化镇在宣化山之阳,为建康往来津渡之要。晋五王南奔渡江于此,至今谓之五马渡。”

②一名宣化店。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七十六里宣化店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1864) 四月,太平军 “至宣化镇,踞大胜关卡”。

③明洪武中废宣化县置,属宜宾县。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明置驿及巡司于此。清康熙中俱裁。雍正七年 (1729) 复置巡司,后又裁。


(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浦口。在宣化山之阳,东滨江。为长江下游南北往来津要,南岸正对靖安镇。北宋置巡检司及税务。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张浚救濠州,为金人所败,驰入宣化,即此。(2)今镇名。(1)在河南省登封市东南部。面积54.5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宣化村,人口2540。古称宣化镇。明末王氏兄弟迁居于此,称王家村,后简称王村。1977年复称宣化。1961年析大冶公社建王村公社,1984年改王庄乡,1998年改名宣化镇。产小麦、玉米。矿产有煤、铝土和石灰石。有公路通许巩公路。(2)在甘肃省高台县西部。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蒋家庄村,人口590。原名青山堡,后改名为川新堡,1910年前后在此修建一座大庙,名宣化庙,宣化因此得名。1949年属常明区,1953年改九区,1954年改六区。1955年建宣化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8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蚕豆、胡麻、油菜籽。有农具厂、建筑公司、草袋厂等。高金公路经此。境内有台子寺、骆驼城等古遗迹。


猜你喜欢

  • 团山子

    即今黑龙江省饶河县。清为赫哲人居地。1925年饶河县移治于此。民国《吉林新志》下编:“饶河县,土名团山子。”

  • 库车河

    即密尔特彦河。在今新疆库车县境。清宣统《新疆图志》卷70:“《新会典图》:密尔特彦河即库车河。”

  • 境山

    在今江苏铜山县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境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徐之封境,尽于此山,因名。”

  • 拔?国

    在今印度纳巴达河口之布罗奇。 《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 “婆罗门西境,又西北二日行至拔��国。” 或以为即 《大唐西域记》 之跋禄羯呫婆国。

  • 伯刻山

    在今云南马龙县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87曲靖军民府:伯刻山“在马龙州南六十里。其东北有多罗山,皆峰峦峻峭,怪石巉岩”。

  • 京畿路

    北宋皇祐五年 (1053) 置,治所在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相当今河南荥阳、禹州、舞阳以东,偃城、商水、项城以北,原阳、长垣等县以南,淮阳、睢县及山东菏泽、东明县以西地区。其后时废时置,辖境屡有

  • 武宁城

    明改内官砦为武宁砦。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明史· 地理志》 兴文县: “西有武宁城,万历二年二月筑,置建武守御千户所于此。”

  • 施州水

    即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之阿蓬江。《清一统志·酉阳州》: 阿蓬水 “西南至龚滩入黔江,即 《旧志》 所谓施州江也”。

  •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钟祥市北。《左传》: 庄公十九年 (前675),楚文王伐黄,“还,及湫,有疾”。《水经·沔水注》: 枝水 “西南径湫城东南”。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北。《左传》庄公十九年(前67

  • 接龙场

    即今四川璧山县北保家镇。清同治 《璧山县志》卷1: 接龙场在“县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