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乐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梁乐县置,属连州。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南。大业初属熙平郡。大业末废。
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梁乐县置,治今广东省阳山县南。先属连州,后属熙平郡。大业末废。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梁乐县置,属连州。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南。大业初属熙平郡。大业末废。
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梁乐县置,治今广东省阳山县南。先属连州,后属熙平郡。大业末废。
元上罗计长官司、明上罗计堡。即今四川珙县南上罗镇。清乾隆《珙县志》卷1:上罗乡“南及西南,有上罗计旧场”。
又称昂吉泺、昂古里脑儿、昂裩闹儿。即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辽史·兵卫志》: “其南伐点兵,多在幽州北千里鸳鸯泊。” 即此。
①一名三姑山。即今安徽黟县东北三十里三府尖。黟山主峰之一。《方舆纪要》卷28黟县:吉阳山“今名三姑山。高三百三十仞,周三十里,有三峰鼎峙。吉阳水出焉”。②一名吉山。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南。《元和志》卷27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阳山寨“在县西百二十里阳山上,接霍山县界。……宋设戍守处”。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乌撒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于乌蛮乌撒部地置路,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
东汉改茬平县置,属济北国。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三国魏属平原国。《水经·河水注》:“应劭曰: 茌,山名也。县在山之平地,故曰茌平也。” 北魏徙治鼓城 (在今齐河县西南)。北齐废。隋开皇初复置,属贝州
在今河南修武县西。《清一统志·怀庆府二》: 聃村“在修武县西二十里。周老聃所居。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此。亦名孔庄”。
即厹由。春秋国名。在今山西盂县东北。《韩非子·说林下》:“知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即此。春秋战国时国名。即今山西省盂县。《韩非子·说林下》:“知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即此。
在今宁夏隆德县西。为渝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58隆德县: 底堡水 “在县西二里。源出美高山,下流合于好水”。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万年峰。《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万年县:万年山“在县治(今青云镇)北。亦曰万年峰。县以此名。《旧志》:德兴县界有万年岭,宋广王由此入闽,曾驻跸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