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阳郡
东魏兴和四年 (542) 置,属汾州。治所在平昌县 (今山西介休市)。辖境约相当今山西介休市、灵石县境。北周改介休郡。
(1)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治定阳县(即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隋开皇初省。(2)东魏兴和四年(542年)置,治平昌县(今山西介休市)。属南朔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介休市。北周改介休郡。
东魏兴和四年 (542) 置,属汾州。治所在平昌县 (今山西介休市)。辖境约相当今山西介休市、灵石县境。北周改介休郡。
(1)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治定阳县(即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隋开皇初省。(2)东魏兴和四年(542年)置,治平昌县(今山西介休市)。属南朔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介休市。北周改介休郡。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北。《左传》: 昭公二十二年 (前520),周景王 “崩于荣锜氏”。杜注: “河南巩县西有荣锜涧。”古邑名。春秋周地。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
北宋崇宁二年(1103)置,属会州。在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东南共和乡(打拉池)。明初置千户所于此。成化十年(1474)改名打剌赤堡。古城堡遗址尚存。
即白龙堆。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
即紫云城。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二十五里子云山。《方舆纪要》卷72犍为县:紫云城“在县东南十五里,亦曰子云城。相传杨子云曾居此。宋宝祐中兵乱,筑城置戍于此”。
明洪武六年 (1373) 降简州置,属成都府。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二里绛水河北岸。正德八年(1513) 复升为简州。古县名。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简州为县,治今四川省简阳市西北。正德八年(151
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黄茅潭水滨。清时有守备驻防。
①隋仁寿三年(603)改废温江县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温江县。大业二年(606)废入郫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贞观元年(627)改为温江县。②唐武德三年(620)析江津县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
亦作骆马河、落马河。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元史·特薛禅传》: 太祖又谕按陈之子唆鲁大都曰: “以汝父子能输忠于国,可木儿温都儿迤东,络马河至于赤山,涂河迤南与国民为邻,汝则居之。”
指今四川西南部大凉山、小凉山。《清史稿·刘秉璋传》:“督蜀八年,历平万县,茂县、川北、秀山土寇,其大小凉山、拉木浪、赡对各夷畔。”
西藏古代族部名。亦作女国。地在今西藏昌都地区东北部及四川西北部。《旧唐书·东女国传》:“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